第(1/3)頁 第二天中午,王老漢就將重新冶煉好的鉛塊送回了別院。 每一塊都只有指節大小,方方正正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讓張拯不得不感嘆古人敬業的態度。 “王老辛苦了,劉二,領王老去賬房支取兩貫銀錢。”張拯檢查了一下鉛塊,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個晚上就把這些東西搞定了,真不知道王老漢是怎么做到的。 不過這是人家吃飯的手藝,張拯也不便多問。 “少郎君,使不得,使不得,這都是老漢應該該做的,您有用得著老漢的地方那是老漢的榮耀。 哪能要您的錢呢,鄉親們知道了不得戳老漢的脊梁骨啊。”王老漢連連推辭,說什么也不肯接受張拯給的錢。 “這,那行吧,辛苦您老了,回頭我讓劉二給您送點東西過去。”張拯見王老漢堅決不受,只能如此說道。 王老漢一聽張拯這么說,這才喜笑顏開的離開了張府別院。 這個時代的人,生活很苦,但內心卻有著自己的堅持。 道德素養不知比后世那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的人高了不知道多少。 或許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應該想辦法幫幫他們,一瞬間,張拯心里有了想法。 不過這些都是后事,當下最重要的,是將活字印刷術弄出來。 “劉二,莊子里可有能刻印章的工匠?”張拯朝身邊的劉二問道。 劉二臉上露出難色說道:“小郎君,這印章大多是公家在用的東西,莊子里沒有會這門手藝的人啊。” “也不用非得印章,會刻字就行。”張拯說道。 “莊子里都是一些莊稼漢子,要不然就是只會舞刀弄槍的丘八,哪有什么識字的人,更別說刻字。”劉二苦著臉說道。 “那就只能去長安找了。”張拯聽劉二這么說,只能感慨這個時代文化普及率真是低得發指,一個村子里竟然找不出一個識字的人。 “隔壁太平村張二狗家是做墓碑買賣的,離這里也就三里地,刻墓碑也是要刻字吧,能行嗎小郎君?”劉二突然想起來隔壁村子里好像有人會。 但是刻墓碑的,也不知道小郎君敢不敢用。于是臉上露出惴惴之色試探著問道。 “刻墓碑的?當然可以,那簡直太可以了,快讓人去請他帶上吃飯的家伙過來,我就在這里等他。” 張拯臉上一喜,刻墓碑的,那還真不一定就比刻印章的差了。 “是!” …… 一炷香后,張家父子二人踏進了別院大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