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與國-《唐旗》
第(1/3)頁
今天,是長安城光復(fù)的第二天,朱雀大街上仿佛還飄蕩著一股濃郁的血腥味。
昨日的戰(zhàn)爭一直從凌晨持續(xù)到晚上,兩萬叛軍盡數(shù)被殺,無一幸存。
也許是老長安人的血性還沒被百年的和平生活磨滅,所以,那天,當(dāng)那張黑龍旗出現(xiàn)在這座都城的時候,他們不再沉默,不再逃竄,不再忍氣吞聲,這些生活在這里的老少爺們,皆是拿起武器對準(zhǔn)那些曾經(jīng)傷害過他們的叛軍。
老張頭是從開元年初搬進(jìn)長安的,那時候,他在街尾開了家豬肉攤,數(shù)十年過去了,豬肉攤還是那個豬肉攤,但老張頭的頭發(fā)卻早已花白。
今天的老張頭破例的沒有早起,而是睡到了大中午,醒來后,走出院子,發(fā)現(xiàn)自家小兒子正在院里跪著。
見到老張頭出門,年輕人立刻挺直了腰板。
“爹,兒子想求您件事!”
“不準(zhǔn)!”
這兩個字,老張頭說的無比硬氣,態(tài)度很是堅決。
老張頭的小兒子顯然知道老爹的脾氣,被拒絕了后,也沒再次開口,而是低著頭,顯得有些沮喪的走出了家門。
看著小兒子的背影,老張頭微微嘆了口氣,背在身后的兩只手中,捏著一條小小的被汗水浸濕的金塊。
“兒大不中留啊……”
這條小小的金塊,是老張頭畢生的積蓄。
但今天,他決定用這條金塊,給自己這位小兒子買一副上好的盔甲。
若是在平日里,就算再多的金子,想買到盔甲這種東西,沒有關(guān)系是不可能的。
但現(xiàn)在,聽說那位建寧王正在征兵,也許可以去那里試試。
搖了搖頭,走出大門,回頭看了看自己的房子,老張頭一下子便想到了很多。
年輕時的他在長安討了個媳婦,膝下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成年后便應(yīng)召從軍,去了西北,小兒子則是一直留在身邊,眼看著也該成年成家了。
幾十年下來,忙碌了大半輩子的老張頭靠著一張豬肉攤養(yǎng)活了一家人,甚者還攢夠了給小兒子娶媳婦的銀錢,這生活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好,小兒子也跟隔壁街上一間作坊的掌柜家閨女看對了眼,雙方也談過了婚事,這眼看馬上就要成親了。
結(jié)果,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呢,誰承想,北邊出現(xiàn)了個叫安祿山的胡人節(jié)度使叛亂,搞的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這親,也就耽擱了下來。
去年,叛亂剛開始的時候,老張頭還信誓旦旦的認(rèn)為,自家的大唐天子定能不費(fèi)吹灰之力將那胡人拿捏,但結(jié)果卻直接讓他驚掉了下巴。
那安祿山先拿洛陽,后取潼關(guān),一路所向披靡,連朝廷組建的二十萬大軍,居然都抵擋不住那胡虜麾下的鐵騎。
著實讓老張頭這個“老長安人”心中慌得一批。
潼關(guān)城破的那天,他的豬肉攤幾乎沒什么生意,由于老張頭的攤子在城門附近,所以,那一天,他看到了很多往日里連家門都不怎么出的達(dá)官顯貴們成群結(jié)隊的出城,走的很匆忙,也很急切。
老張頭知道,那些“大人物”是逃難去了。
但老張頭沒走,他在長安城生活了十幾年,住的都有感情了,再者說,自己的家業(yè)也都置辦在這里,走了,又能去哪呢?
并且,若是那叛軍真的勢大,要取唐代之,不也是需要百姓支持的嘛,自己雖然很愛大唐,但跟自己一家老小的命比起來,嗯,那張傳說自太宗皇帝手中流傳下來的,代表著大唐的黑龍旗,看起來,也就那么回事。
那天,看著遠(yuǎn)去的那些“大人物”們的車隊,老張頭不斷在心里暗示著自己,政權(quán)交替,那是大人物們該想的事情,跟自己這個小民沒什么關(guān)系,對,沒什么關(guān)系……
只要自己老老實實的,生活,就還能過下去。
也同樣是那一夜,老張頭在院子里坐了一夜,他想不通,真的想不通,自家大唐二十萬大軍,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對面的叛軍給淹了,怎么會敗了呢。
唉,敗了,就敗了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宜良县|
正镶白旗|
潮安县|
喀什市|
财经|
舞钢市|
开江县|
柳林县|
安远县|
安远县|
讷河市|
克拉玛依市|
农安县|
垣曲县|
宽甸|
罗平县|
靖远县|
榆中县|
临清市|
建德市|
景宁|
洱源县|
塔河县|
宜宾县|
邢台县|
洞口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镇安县|
阿拉善右旗|
绵竹市|
行唐县|
双峰县|
石嘴山市|
绍兴市|
许昌市|
东方市|
蒲江县|
兰坪|
漾濞|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