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克拉夫特送走了對工作戀戀不舍的格林,由衷地希望天父保佑他能恢復健康,或者深層生物能因為不愿異地辦公放他一馬。 獲批暫時離開的流程很短,要收拾的東西也很少,大概半天后兩人就把神父和行李打包送上車,送往城外郊區(qū)。 環(huán)境宜人、遠離人群的場所適合調(diào)整精神狀態(tài)。 克拉夫特目送馬車消失在廣場盡頭,叮囑瓦丁修士多聯(lián)系后,坐來時的馬車返回診所。 格林提出的需求確實觸動了他,這本也應該是最基本的需求。 究其原因,可能是精神感官的存在,導致克拉夫特很少會產(chǎn)生一種“我得專門做個儀器來評估”的念頭。 就像聽覺健全的人,很難想到去向聾啞人描述聲音,后者也無法理解那種最敏感皮膚都不易察覺的振動,是怎么能越過遙遠的距離被接受、解讀為極為豐富的不同信息。 得有這么個東西,讓沒有特殊感官的人也能“看到”那個層面的影響。 照克拉夫特看來,還是得從目前所知唯一會對此產(chǎn)生反應的黑鹽上入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似乎說明格林同意了對深層產(chǎn)物開展研究,他可以名正言順地對樣本動手了,不用擔心如何向某天突然上門的審判庭來客解釋自己在做什么。 這樣一想,克拉夫特就覺得時間還可以擠擠,分出些投入到第二重要的興趣愛好上來。 當然,保險起見,這也不能在診所里做。 在結束一天的診療工作后,他帶上庫普,再次來到了敦靈大學的空置實驗層,著手進行嘗試。 新任助手看著教授打開里三層外三層包裝的神秘箱子,掃開填塞充分的木屑和棉質(zhì)墊料。 似乎是感受到即將重見天日,有節(jié)律感的聲音開始出現(xiàn),隨著隔層減少變得清晰,令人不安地敲打耳膜。 那是兩個厚壁玻璃瓶,里面裝盛的不是制劑藥物,而是某種很難形容的不定形活物,半流質(zhì)的形體黏附著瓶壁舒縮,包裹的硬物反復叩擊玻璃,產(chǎn)生了那種聲音。 尤其令庫普感到意外的是,自己對這它們存有離奇的熟悉感,深刻、已經(jīng)結痂愈合的記憶傷痕又開始隱隱作痛,喚醒無可避免的生理性不適。 “您又去了那邊?”盡管輪廓上沒有任何直接聯(lián)系,但那怪異的白色表面和卷曲柔軟姿態(tài),很容易就讓他將其與那種入侵夢境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 “我倒希望真是那邊帶回來的。”克拉夫特分辨觀察了兩份樣品狀態(tài),選取了看起來更活躍些的那份固定在穩(wěn)固硬木底座上,用活扣卡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