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共鳴-《克拉夫特異態學筆記》
第(2/3)頁
鑷子、血管鉗、長針,還有一本帶扣的皮面小冊子。
封皮表面有一層油光,背脊稍稍開裂,應該是經常被翻動使用,潦草的字跡間夾雜著墨水印和斑駁的污漬。
“什么東西?”格林揮退不時有火星逸散的火把,用提燈幫忙照亮紙頁。
“好像是筆記本,解剖筆記。”克拉夫特翻了幾頁就知道了其中內容,時間跨度還挺長,最前幾頁已經是三年前的日期了。
記錄的是對一具死嬰的解剖,在上縱膈前部發現了塊既往在成人身上沒見過的奇怪組織,他用簡單的草圖標識出了位置和大致形狀,并注明下次應該留意該部位。
然后然后下一次解剖就在三個月后了,而他也再沒能弄到同齡的研究對象。
“里面說的什么?”
“說你們的工作十分成功。”克拉夫特繼續翻下去,按這個記錄頻率,冊子不可能有那么厚。
雖然實踐頻率很低,字也不太好看,筆記主人的態度和專業性還是值得稱道的,邏輯性和描述準確性很到位,水平達到了讓克拉夫特迅速肯定了同行身份的程度。
作者的用語已經成為習慣,能不假思索地在合適的地方填上生僻專有名詞、連筆不斷開。
似乎是早考慮到了筆記可能落到其他人手中,里面不帶任何署名,但不用看下去也基本能把身份鎖定到一個很小范圍內。
“醫學院的,不是學生,這水平還能主導解剖的至少講師往上,但還是講師可能性大,那幫教授的實踐頻率應該會更高。”
翻過最初幾次解剖,后面的記錄間隔在約一年前開始變短,頻繁到了近每周都有的程度,內容迅速變得更加精細,并不再局限于解剖。
冊子中極罕見地出現了一次工整字跡,逐步記錄了他們如何根據既往解剖中獲得的經驗,繞過手臂肌肉束,在避免損傷血管的情況下清理一例上臂復雜骨折。
克拉夫特能想到那個場面,術者需要逐層分離組織進入,用拉勾牽開肌腱,暴露下方的骨折部位,檢查血管、清理碎骨并復位骨干,在體表牽引復位都還沒普及的當下,是開創性的先進操作。
而最重要的地方在于,這耗時很長,還需要穩定的環境。
一周后的記錄中可以看到后續,手術失敗了,術后病人出現高熱,缺失部分骨片導致對合處不穩定,手掌橈側喪失感覺和運動能力,病人無法繼續打鐵的工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大余县|
丹巴县|
孝感市|
四子王旗|
伊宁市|
日照市|
图木舒克市|
社旗县|
武定县|
长宁区|
宁乡县|
舒兰市|
北碚区|
伊吾县|
虹口区|
通河县|
上栗县|
大埔县|
鲁甸县|
尉犁县|
布尔津县|
德惠市|
平乡县|
漾濞|
忻州市|
永城市|
南康市|
蓬莱市|
宜良县|
雷山县|
云霄县|
冀州市|
霍州市|
三河市|
本溪|
安庆市|
抚宁县|
长武县|
德兴市|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