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克拉夫特確實很快樂,但根據守恒定律,快樂和精力都是恒定的,當某人在閑暇中獲得了快樂,那他多余出來的精力就可能讓別人不那么快樂。 庫普和伊馮聽信了“有人請我們免費旅游”的鬼話,收拾行李、揣上攢下的錢,準備體驗一趟比較輕松愉快的行程。結果剛上船沒幾天,就發現事情跟想象中有一點點差別。 放下手術工作的克拉夫特一時間有些空得像剛退休的老人,不適應感使他需要把適量的時間精力用到隨便哪件正事上。 很幸運,或者說很不幸的,這件事是教育培養問題。 你不能指望一個聽慣了“終身學習”的人觀念會因為換了個環境就有所轉變,定期教學活動的習性已經融入了靈魂。于是就有兩個人體驗到了當代高質量教育,學業壓力驟升。 因為伊馮和庫普的基礎處于同一水平,只需要備一份課就能給兩個年齡差一半的人用。 在統一內容并且增加負荷后,一些原來只是模糊直覺的東西就逐漸被量化了出來。克拉夫特早就有這種感覺、并最終確認了現象存在,庫普的學習能力居然比伊馮好一些。 【怪哦】 克拉夫特校對近一個月來的成果,發現了這種差異的存在。與庫普相比,伊馮表現出記憶力上的小弱勢,接受新知識能力上稍有落后。 這件事情迅速拉高了他的警惕心理,關于生長發育和兒童心理的各個反面案例在腦海里高亮。 克拉夫特到來前,伊馮的生活狀態屬于反例中的反例。物質角度上營養不良,還正好撞上了第二個生長高峰青春期,不知道持續了多長時間。 心理上隨著步入青春期,改變也會十分巨大,結果馬上又來了唯一親屬重病、去世這種重大生活事件。 兒童神經心理發育里社會因素能踩的雷基本全踩上了,出問題是大概率,不出問題才是意外事件。嚇得某人趕緊檢討了一下最近有沒有關注營養問題,在此之余,連夜搜刮記憶,手工繪制了一張“瑞文”。 嗯,全名叫“瑞文推理測驗”,常用來測試智力水平。 “伊馮,過來一下好嗎?有個小游戲,想試試嗎?” “當然,克拉夫特先生。”聽到召喚,伊馮放下手頭的拼寫作業,非常順從地來到了他身邊。 “是這樣的,你看,這里有一個大圖,但是缺了一塊。”拿出工作態度,克拉夫特用上了這幾天積攢的溫和態度,模仿兒科老師那里學到的耐心,保證外界因素干擾最小,“伱需要從下面六個小塊里選出一塊來補上空缺。” “我明白了,我選第四個。”女孩的眼睛在他的表情和紙張上來回幾次,稍作猶豫后選出了那個十分明顯的正確答案,簡單到有點懷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陷阱。 這段時間的學習對她的壓力還是挺大的,尤其是發現額外努力后才跟庫普差不多后更是如此,如果可以的話,她不太想讓克拉夫特失望。 兒童的感覺其實相當敏感,閱歷限制不妨礙他們察覺到成年人不經意間表現出的不針對自己的煩躁。 “哦,別這么看著我,我向你保證,這不是小測驗好嗎。只是個游戲,沒有對錯。” 【此乃謊言】 白大褂天天用這種借口騙小朋友做測驗,事后給他們發獎品一邊去,跟家長單獨討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