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葉秋和秦蓮又討論了一下,然后兩個人就簽訂了一份十年期限的合同。 從今天開始,青山農科院將會在漁山村建立一塊面積十畝之多的試驗田,而條件是,向漁山村獨家提供優良種子。 合同簽訂之后,第一天,秦蓮就向漁山村提供了100公斤的第23代豆芽菜種子。 …… 下午,等到村民們都從山上回來,村委再次召開了一次會議。 主題是新的賺錢渠道。 村民們聽到村委大院那大喇叭放出來的廣播后,都是很興奮地聚攏到村委來。 漁山村村民們,這段時間的主要收入是山楂和馬蘭頭的出售。 野生山楂的收入,可以達到日人均300元左右的收入,非常的可觀。而馬蘭頭的收入雖然差點,但是也能夠補貼家用。 現在村子里面已經通電通水,各家各戶也都用上了電器,生活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了。 不過村民們心里面還是很焦慮的,雖然目前山楂收入可觀,但是一年里面也就兩個多點月的時間可以采,現在野生山菇停止開采了,再過一個多月山楂采光了,馬蘭頭也快沒了。 加上農家樂現在只是小打小鬧,到時候就沒有收入了。 眼看著日子快要好上去了,村民們都是卯足了勁在干活,很不希望見到這種局面。 “什么賺錢渠道?” “有沒有賣山楂賺錢?” 村民們很激動,討論個不停。 等到葉秋和徐秀英上到高臺上的時候,底下就安靜下來。 “鄉親們,大家也知道目前的情況,沒過多久村子里面估計沒有山楂賣了,到時候大家沒有收入。”葉秋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收入問題,那我就直說了,現在種豆芽菜可以賺錢,就是這種豆芽菜,城里面有很多人需要。” 說完,葉秋就拿出一盆的豆芽菜來,都是第23代產品,看上去像水晶做的,很粗很嫩。 “種豆芽菜啊,收入不高。” “應該吧,但總比什么都不賺錢好吧。” 村民們都是低聲討論著,不過神色還是蠻失望的,種豆芽菜能夠有多少錢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