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又過去幾天,葉秋仍舊沒有找到合適的施工隊,決定再等段時間。 而隨著與白云大酒店的深入合作,漁山村與外界交通不便利的弊端也顯露了出來。 靠著趙苗和趙全從漁山村送貨到白云大酒店,這一來一去就要七八個小時,非常的不便利。 徐秀英也發現了這點,雖然趙苗和趙全覺得不辛苦,但是以后漁山村肯定會開發出更多的農產品出售,到時候就不是辛苦不辛苦的問題了,而是貨物運輸的問題。 葉秋就和徐秀英在村委里面商量。 徐秀英皺眉說道:“現在村民的積極性已經充分調動起來了,野生山菇產量很大,每天都達到了1000斤,而馬蘭頭也有200斤一天。這么多的貨物,靠著趙苗叔和趙全叔運出去,現在還看不出什么,但是以后外出打工的村民見到在村子里面都可以賺到錢,肯定會回來不少人,到時候這個數目就可能是2000,3000甚至是5000了!” 村子里有300戶左右的人家,留守在村子的有300多人。 而外出打工的還有700人左右,而且都是青壯年勞動力! 現在已經有零星的村民收到消息,回來村子采山菇賺錢了,就這樣子已經使得山菇產量達到了1000斤一天。 要是700人都回來,那數目肯定還得翻上好幾倍! “我們的山路比較狹窄,有的地方只能夠通過板車,而且坑坑洼洼的,現階段貨車是肯定進不來的?!? 葉秋說道。 “有什么更便利的方法嗎?” 徐秀英問道。 “村子周圍倒是有條小河,是跟大運河相通的?!? 葉秋想了想說道。 “走水路?” 徐秀英眼前一亮。 “那不行,那條小河水位太低,不能夠走船。”葉秋搖搖頭,“除非能夠把小河再挖深一兩米,但是這個工程價格起碼要好幾千萬?!? “除了車和船,就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嗎?” 徐秀英頭疼道。 葉秋聞言眼前一亮,倒是有了個想法,說道:“雖然山區狹窄崎嶇不可能走汽車,但是走三輪車應該沒有問題,我們可以買幾輛電動三輪車?!? 徐秀英聞言眼睛也是亮了起來:“這想法不錯,而且現在村子里面電壓穩定,電動三輪車也可以充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