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姐姐打人的時候是真疼啊。 還有甘蔗、棉花,阮酒酒托著腮,有些事情,真是越想越多。 從宮中到行宮的這段路上,她陪著康熙沿路走過不少地方,看過繁華的街道,也見過佝僂窮苦的百姓。 對貧寒的百姓來說,有一身打著補丁的衣裳,不漏風,都算是一件好衣裳。 但是,這樣的衣裳,平時穿著就罷了,冬日嚴寒怎么辦。睡覺有稻草蓋著,還能擋一擋寒氣,白天下了床就難熬了。 康熙也很看中棉花種植的普及。 康熙曾寫《木棉賦》:卒歲之謀,出之隴畝,功不在五谷之下。可見對棉花普及種植的重視。 然而,重視歸重視,大清并非處處都適合種植棉花。明朝時期,當政的君主,就已經看重棉花的作用了。 只是,種植棉花需要長期研究,試種改良,其過程艱難。 阮酒酒不懂種棉花,但是她只要通過皇家引領潮流的方法,帶動民間對這些的重視。 天底下的聰明人太多,有時只需要一個機會。 阮酒酒的小腦袋瓜里,看似裝的是吃喝玩樂,實際也確實是吃喝玩樂。只不過是種花族的天賦,讓她本能的去想到這些生存儲藏必備品。 阮酒酒和康熙說著說著,就分神了。 她發著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咯咯笑出聲。 康熙看著她笑,自己也笑的開心。 遠在宮中的胤禛,也在想著朝政之事。 許多胤禛上輩子做出了成果,有利于百姓的改革,這個時候還在困境之中。 胤禛揉著自己的小胖臉,日復一日的念叨著:“長大長大,爺要快快長大。” 只有到了年紀,能入朝聽政,就可以帶著人干實事了。 他早點兒辦差,邊關的將士們,和百姓們就能少吃點兒苦。 時間不是胤禛想催,就能走的更快的。 胤禛找太子要了毓慶宮藏書閣的鑰匙,太子讀書時,除去他能旁聽的日子,他就抱著胤祚去藏書閣里看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多出來的時間,當然有多看書多學習。學無止境。 胤祚看到滿屋子書,和他的兄長不一樣。 胤禛翻著書,對文字如饑似渴。胤祚看到書皮,就兩眼犯暈,好困啊,小六要睡覺。 于是,不知不覺,某一天胤禛突然發現,毓慶宮藏書閣里,多了一張小床。 太子笑著道:“上回看到小六睡在軟墊上,皺著眉很是不舒服的樣子。藏書閣里空間大,臨時給他放一張一床無妨。四弟看書看累了,也可以躺在床上休息休息。” 太子最后一句話,才說出了他真正的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