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帝駕崩,幼帝登基。原本朝堂不穩(wěn),再加上純妃一脈留下了太多隱患,朝中大臣中不乏有柱國公和渤王的擁護者。 之前蕭蘇兩人在德康時,力壓柱國公,以謀逆的罪名將柱國公府抄家入獄。 否則只怕他們母子二人在宮中的日子會更加難受。 國喪期間,那些大臣們到也還老老實實,不曾對永治帝施壓,也不曾表現(xiàn)出對蕭蘇兩人的不滿。 可如今國喪剛過,他們就原形畢露。 太后和永治帝也很清楚這些大臣,為何會視蕭蘇兩人為眼中釘。 無非就是因為他們年輕有能力,且位高權(quán)重,就連他們這群老臣見了蕭蘇兩人都得行禮。 這段時間,上朝期間,太后垂簾聽政。若是遇到那些大臣們跟永治帝提到虎符這件事,她就會中途打斷,以身體不適為由結(jié)束早朝。 卻沒想到虎符那件事還沒解決好,又有人從黔州著手來往蘇曼容身上潑臟水。 她和永治帝也很清楚,蘇曼容根本不會草菅人命,為了一己私欲去救錦繡,從而傷害那么多無辜的殘疾人。 不過那些大臣們信誓旦旦,甚至連受害者都找到了。她和永治帝恐怕這件事不好收場,所以一直不曾跟這些大臣們見面,一直等到蕭蘇兩人回到德康。 太后和永治帝端坐在御書房的書案前,看著蕭蘇兩人率先走進御書房,母子二人都悄無聲息的松了一口氣。 只要能看到蕭蘇兩人,他們母子二人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就能穩(wěn)坐朝堂,不用擔心那么多。 一行人對著永治帝和太后行禮之后,不等永治帝開口,幾位大臣便安耐不住的要讓證人入內(nèi)。 “陛下,我等知道蘇太師于陛下而言,不單單是君臣之情,更是恩師難忘。 但是國之根本乃是百姓,百姓的性命被人肆意虐殺,只怕萬千百姓寒心啊...” 幾人中嘰嘰喳喳最猛的一位御史大人,蕭成羨已經(jīng)用唇語將他的生平告訴了蘇曼容。 “候御史,黔州確實在進行多項病理研究。雖然初心是為了替錦繡治療聾啞盲疾病,可也替黔州十幾位先后天變聾的百姓,重新找回了聽力。 大人只說我是為了私心才做這些研究,那我何苦要多管閑事替其他百姓,花費巨資植入人工耳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