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這次會比較遠,來回五十公里。這還不算遠的呢!我聽額布格說,以前比耐力賽都是一百多公里呢。”額布格是蒙古語的祖父。 “你額布格還在嗎?” “還在。他去照看我表姐比賽去了。” “你表姐比什么項目?” “走,我帶你去看!她在比繞桶賽。” 女孩拎著韁繩,別過馬頭,直奔繞桶賽場地。 張文雅心想好歹在哈佛學過騎馬,不然真要露怯了。 一路跟著到了繞桶賽場地外圍,已經聚集了一大堆人圍在比賽場地四周。 場地不是草坪,而是一塊專門的沙地,場地也不大,方圓大概四百平方米,場地中間擺著四個油桶。 “你瞧,就那四個油桶,比賽要分別繞過四個油桶,不能碰到油桶,不能摔下來,用時最短的獲勝。” 規則真是簡單得很,誰都能看得懂。 比賽已經開始了,選手大概有五十來人,有男有女還有未成年,不分組別的比賽也非常有意思。 繞桶賽只許騎蒙古馬參加,對個高的選手不太友好,反而對體重較輕的未成年人很友好;因為比賽講究技巧,以及當然還是有風險的,實際還是規定了年齡下限,要年滿十五歲才行。 只是繞四個桶,每個人的比賽時間說是兩分鐘,實際沒人需要用兩分鐘。張文雅騎馬到了比賽場地旁邊,正好有一個穿著黃色長袍的女孩出場比賽。 黃衣女孩騎著蒙古馬,雙腿夾緊馬腹,半懸空立在馬背上,操控坐騎在四個油桶之間奔騰穿梭,快而優美,干凈利落一氣呵成,行云流水般繞過四個桶,離場了。 張文雅目瞪口呆:好棒呀!真是颯爽英姿!坐騎與騎手之間配合得優美流暢,蒙古馬體型再小也是幾百公斤的體重,聽從主人的指揮,在油桶之間輕盈的轉彎,比起肉搏類的搏克,繞桶賽才是力與技巧與美的綜合體現。 不需要講解也明白,繞桶賽應該出自戰場上的避開障礙的馬術技巧,中國古代戰術書上說“窮寇莫追”,特別是樹林難追,繞桶賽應該也可以用在在樹林里追擊敵人,對馬匹的靈活、騎手與馬匹的配合度要求都很高。 很有欣賞性,就是可惜時間真的很短。這不比奧運的馬術比賽好看多了嗎! 張文雅猛夸了一通,繞桶賽真的太好看了!比搏克還好看! 女孩得意的很,“剛才那個穿黃袍子的是我表姐,我表姐很厲害的!” 女孩子真的都是很好很好的。 又問比賽有獎金嗎,有的,但是不多,獎金最多的是明天的耐力賽,其次是搏克比賽,其他比賽冠軍的獎金也就是一百兩百,是個意思罷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