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各地來參加那達慕大會的群眾自駕車很少,很多人騎摩托車來,場地外圍停了一片摩托車;還有人坐小面包車來,拖家帶口的。 節目很多,有搏克(蒙古摔跤)、賽馬、射箭、馬術表演、射箭表演,場地外面有人支上了燒烤爐開賣羊肉串,用料實在,大塊兒肉,還賣的很便宜,十塊錢五串;有賣奶皮子的,有賣蒙古酸奶的,還有擺攤兒賣蒙古彎刀和銀飾的。 張文雅問工作人員,彎刀是真貨嗎,擺攤的蒙古漢子拍著胸口說假一罰百,工作人員說這兒都是識貨的蒙古群眾,他敢賣假貨,能把他揍得媽媽都不認識。 倒也是。 于是張文雅豪邁的把他帶來的十多把蒙古刀都包圓了,把攤主樂壞了,說明兒他還來,給她帶一把小巧一點的腰刀,送她的。 刀都賣完了,攤主也沒啥事干,于是主動說給他倆當導游,有啥不懂的,問他! 先去看了搏克,攤主說這才是純爺們的運動!搏克不分級別,一百多斤和兩百多斤都是一起參賽;搏克手也不練腹肌,而是練核心力量和摔跤技巧,下盤一定要穩。 蒙古群眾對這種力量與技巧并重的運動十分熱衷,許多人圍在搏克場地外面圍觀。 四名保鏢也都跟在他們身后,都對搏克著了迷。一堆外國人來看那達慕,在蒙古群眾來說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工作人員說每年都有不少游客來指明要看那達慕,但那達慕不是固定時間,也沒有一個全自治區統一的大那達慕,都是各旗或者各縣自己組織,所以規模不等、時間不定,碰到是緣分。 他們今年就很趕巧,鄂爾多斯算是大城市,僅次于省會呼和浩特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包頭,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這幾年辦的還不錯,吸引很多蒙古群眾和外省、外國游客。 攤主熱情為他倆現場解說,搏克起源于蒙古軍隊下馬步戰的撕斗,逐漸發展成體育運動,場地幾乎無要求,大會主辦方也只是用繩子拉了一塊草地出來,圍觀群眾就在繩子之外觀看比賽。 規則也很簡單,搏克手可以踢絆,但只限于膝關節之下,否則就是犯規;上肢可以沖、推、拉、抱、揉等,但只限臀部以上;兩腳之外的任何部位著地即算輸,也就是你連用手撐地都不允許,這對核心力量要求很高,下盤基本功要非常扎實,要在對方的進攻下保持平衡,實際挺難的。 美國人也愛看摔跤比賽,在美國叫“摔角”,是僅次于三球(籃球、棒球、美式橄欖球)之外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美式摔角跟蒙古摔跤大不一樣,搏克更原生態一點,沒有商業化,也就更好看一點。 肯尼思看的躍躍欲試,覺得一定很好玩。 攤主又拍胸口:“等等,我兄弟下午來,他現在不比賽了,在帶學生,我讓他教你兩招。” 嗐!這可正合他意! 蒙古同志也太熱情了!說實話,有人帶著玩就是不一樣,啥都給你講解的明明白白。 看過搏克,一旁緊鑼密鼓的開始喊號,另一場比賽要開始了。 賽馬也分很多場次,有直接在草原上狂飆的長距離賽馬,要跑幾十公里,能跑到另一個城市去;還有在馬場繞圈的短距離跑,從最短的兩公里到十公里、二十公里不等;還有套馬、馬上撿哈達、馬上射箭、馬術繞桶賽等等,比賽項目豐富多彩,全民參與,不分男女,有些項目還不分年齡,最小到五六歲的孩子也能參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