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美國從未有過如此規模的“王室婚禮”, 因此一開始誰都不知道要怎么辦,只好照搬英國的王室婚禮,再有就是古代歐洲王室婚禮的習俗。封建時代君主的婚禮當然是與民同樂普天同慶的時刻, 因而娛樂節目豐富多彩,前后持續好幾天乃至一周。那么他們的婚禮持續一周多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今天是五月二十二日, 今晚是第二場婚宴, 明天、后天休息, 二十五日下午去波士頓,晚上第三場婚宴。 波士頓是肯尼思家族發家的地方, 親友眾多, 人人都想參加他們的婚禮。這次不僅是婚宴,也是一次……fans見面會?總之一切都不用她操心,到時候去個人就完事了。 社交嘛,也沒在怕的,到了現在,已經不用她去拍別人的馬屁,而是絕大多數人都要搶著拍她馬屁才是。 美國社會階級分明,如果你的丈夫是個部門主管, 那么公司同事社交的時候, 你這個妻子還得去拍老板娘的馬屁;比如在國會大廈, 約翰·肯尼思不過是個年輕議員, 還沒滿兩任任期, 絕對“資淺”,那么在社交場合肯尼思就要去拍黨內領導層和資深議員們的馬屁,她得去拍太太們的馬屁。 幸而, 肯尼思是特殊的, 從來不需要拍別人馬屁, 她也不用。 張曉峰也很明顯的感受到美國人……仿佛有什么大病。很多人對著他喊“陛下”,搞得他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女兒的那個英國管家稱他“陛下”或是“sir”,對女兒稱她“陛下”或是“lady”——昨天起改稱她“ma\"am”了,對小肯則稱他“sir”或是“master”。 他是搞不懂這些外國詞啦,就覺得挺有逼格的,但也挺讓人搞不清哪對哪。 早上特地下樓跑去報亭買了所有有女兒女婿報道的報紙,拿回來讓文璟丫頭翻譯,念給他聽,心里可美了!報紙上全是好話,盛贊這場婚禮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盛大的婚禮,當之無愧的王室婚禮、世紀婚禮。昨天有至少三百萬人走上街頭圍觀新婚夫婦的馬車游行,因為是周末,在家看電視轉播的居民也超多,有百分之九十的紐約居民收看了婚禮直播; 曼哈頓區所有酒店全都爆滿,還不包括在紐約有房子的外國公民、美國其他州公民;隔壁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的群眾都開車過來圍觀婚禮和游行。紐約市也順勢提供了其他娛樂活動,周五開始有為期三天的音樂節,上周三開始在翠貝卡區有電影展映周,皇后區有馬戲團游園會,非常熱鬧。 親戚們來了紐約三周,從第一天到今天,全程震驚臉,充分見識了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什么樣兒的。領事館給找了個留學生當翻譯,陪同他們去玩,拉斯維加斯去玩了,洛杉磯也去玩了(主要是去好萊塢,以及文璟去加州理工參觀了一下),還去了中國人都知道的黃石公園。 張文璟的英文口語水平突飛猛進。小姑娘膽兒也大,不知道啥叫害羞,見人就跟人說英語,說她要好好練習口語啦,爭取申請美國大學,酒店員工都樂意跟她說話,還叫她“princess”,把她樂得不行。 每一份報紙都是昨天新婚夫婦在教堂門外向群眾揮手致意的照片,角度不同罷了。《紐約時報》則是教堂內倆人站在祭壇前正在交換戒指的照片,報紙中只有《紐約時報》能進入教堂拍攝,因此今天的《紐約時報》印量猛增,比平時多了一半的印量,沒到中午就全賣完了。 各家報紙的大標題都大同小異,全是贊美和吹捧: 《令人期盼的世紀婚禮!》 《世紀婚禮,世紀之吻!》 《王室的榮耀!民眾的狂歡!》 《見證美好的愛情,當王子遇到女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