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鑒于前幾次朝會蘭瑤的行事作風,眾臣心中也大概有了譜,當即明白該說什么,態度變得積極許多,不多時這戶部尚書就開始稟告道: “陛下,鎮北王和靖安侯都寫了折子,說是需要增添軍費,以強邊境之軍,但國庫實在空虛,已經難以為繼,此事還請陛下做主。” 蘭瑤眼神一冷,當下便明白了此事癥結在何處。 在她原本的設定中,大宣到女皇寧姝這里也不過才傳了第三個皇帝。 建國二十載,當年跟隨高祖出征打天下的將軍,論功行賞時都已經封侯封王。這鎮北王和靖安侯便是作為開國元勛獲王侯之位,一直鎮守邊關,手中自然也是握有大頭的兵權的。 先帝仁厚,好休養生息、倡無為而治,故而便也放任了這些邊關王侯勢力日漸壯大。 待到寧姝這個女暴君繼位后,靠著暴力奪權的她最是窮兵黷武,故而國庫的大半銀子都用于軍費開支了,加之她為了滅掉東辰,一直以來并未有什么閑工夫理會已經俯首聽命的鎮北王和靖安侯,便也是間接又增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她當初寫這個設定,想的便是讓女主和男主拿到大宣實權后,學著歷史上康熙帝的樣子削藩,也算是凸顯他們二位的聰明才智,順利推動劇情。 卻是沒想到這寫到最后自己先遇上了,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要說起這兩個氣焰囂張的王侯,助高祖征戰四方、抵御西戎大月氏的鎮北王徐震已經因為舊疾去世,將爵位承襲給了并沒有什么能力卻很狂妄自大的兒子徐碩,也沒有特別難對付。 倒是這位在東境鎮守卻能隱而不發,一直都在觀望形勢隨風倒的靖安侯洛蒼銘,骨子里那叫一個精明無比,頗會算計人心、謀略權位。 雖然這徐家和洛家眼下都沒有什么謀反之心,卻依舊不肯放權,一心只想維護他們的利益,保住他們的榮耀和地位,連帶著行事作風都囂張了許多。 不過既然不是忠君愛國者,那她也不必手軟! 蘭瑤轉瞬思量的功夫,禮部尚書也不由得擔憂道: “陛下昨日將出身徐家和洛家的兩位后君打入了冷宮,此事傳回邊關,恐引起鎮北王和靖安侯不滿,此事陛下應三思才是。” 雖然蘭瑤大致把朝堂風氣扭轉了許多,如今這一幫子畏首畏尾的大臣也敢說話了,但聽著這前怕狼后怕虎的擔憂之語,她卻不以為意道: “無妨,此事朕心中有數。朕處置后宮中人,罪證充足、有理有據,若是鎮北王和靖安侯有何不滿,大可以來這盛京城朕親自一樁樁一件件和他們論道論道!” 鳳燼很是懶散地坐在高位之上,一直都在有意無意的假寐,此刻又聽蘭瑤這番豪言壯語,當即帶著三分邪佞的聲音就插了進來: “他們二位要實在有什么不滿,本君最近很是清閑,也可以和他們論一論這孰是孰非呢~” 鳳燼威脅的話說得那叫一個露骨,差點沒有直接開口警告那兩個老家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