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宋清清再一次覺得自己心里涌出一種奇怪的情緒,甜滋滋的…… 飛機落地省會,出來就有人舉著牌子接機,是研究所那邊安排好的。 因為已經是晚上,所以他們打算在省會城市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再去許州。 去招待所辦好入住手續之后,司機就開車帶他們去了一家特別具有當地特色的餐館。 這家餐館也有烤鴨,和京城馳名的烤鴨不太一樣,大概是因為是在南方長大的緣故,宋清清覺得這里的烤鴨更加好吃,一口氣吃了好幾塊。 看到女兒喜歡吃鴨子,宋工忍不住感慨地說:“清清,你媽媽當時也喜歡吃烤鴨,也是南邊口味的烤鴨,家里的廚師就是這里過去的。你媽媽的祖父考上舉人之前,就是在這里生活。家里的廚子一直都是從這里帶過去的,所以你媽媽也更適應這里的口味。” 宋工說,當年老廚師請辭之后,為了照顧女兒的口味,清清的外祖父外祖母借清明回家掃墓的機會,順便找個廚師。 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遇到山匪,在生死攸關的時候,被一個屠夫救了。 為了報答屠夫,他們想把屠夫帶去京城,給他一份謀生的工作。 但是屠夫拒絕了,只要了少許的錢。 清清的外祖母卻特別堅持地給了屠夫一個信物,告訴他以后如果遇到什么難處,就帶著信物去京城找他們。 大概就是因為救命之恩的緣故,所以對待恩人的女兒,清清的外祖父一家對冒名頂替的陳老太太格外的優待,再加上家大業大,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們也就沒有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聽完往事,清清突然理解了外祖父外祖母當年的失誤。換作是她,也不可能明察秋毫。 這頓飯快吃完的時候,突然有人上前,聲音有些尖銳又有些驚訝地說:“宋清清?你怎么在這里!?” 宋清清看過去,她也有一點點詫異,只不過詫異的不是在這里見到了熟人,而是眼前這個在她印象中一直是光鮮亮麗的女士,不過才一年不見,卻蒼老了許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