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的確, 從京市前往柳市的列車每日一趟,都沒有滿員。第二天陸繁星去買票,很容易就買到了兩張臥票。第三天陸繁星抱著陸新嫚, 和謝蘭一道兒坐上了前往柳市的火車。 柳市屬于市級城市,相較京市肯定沒那么繁華。不過還好, 相較周邊縣城還是很繁榮的。從柳市到石頭溝, 需要換程。 首先汽車, 然后再......牛車。 陸繁星等人抵達(dá)柳市的時候, 不巧已經(jīng)下午4點(diǎn)過了,這個時間點(diǎn), 汽車倒是有,但是吧, 牛車肯定是沒有的。只能選擇當(dāng)天在柳市的招待所住一晚, 等明天再坐汽車, 又改坐牛車到石頭溝村。 90年代的時候, 連通全國的各大樞紐, 還在如火如荼的建設(shè)當(dāng)中。像什么高鐵什么特快列車啊,那是2000年以后才會有的。 像陸繁星他們這回乘坐的火車,便是老鐵皮火車。綠色, 環(huán)保,速度呢, 不快不慢。反正從京市到柳市, 用時兩天一夜。 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 反正等下了火車,在招待所安頓下來,整個人都感覺精疲力盡的。當(dāng)天夜里,陸繁星一家三口在招待所里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起個大早,一起去國營飯店吃了早飯,然后買票到石頭溝村所屬的縣城,再從縣城坐上前往石頭溝的牛車。 趕牛車的大爺,就是石頭溝的人。姓牛,都叫他老牛頭。對于謝蘭,他還有點(diǎn)點(diǎn)印象,就是記不清長相,看到謝蘭的第一眼,覺得謝蘭很眼熟。 還問謝蘭和陸繁星拖家?guī)Э诘娜ナ^溝村是走親戚,還是去吃席。 “吃什么席?”上了牛車,陸繁星問老牛頭。 “趙家阿奶死了。”老牛頭趕著牛車還抽空感嘆連連。“可憐愛軍和愛玲倆兄妹,小時候失去父親,生母又為了回城不要他們倆,就靠趙家阿奶辛辛苦苦將他們拉扯大......” 謝蘭15歲下鄉(xiāng),17歲嫁給趙愛國,同年生下趙愛軍,生趙愛玲沒隔幾個月就傳來趙愛國因公殉職的消息。 22歲考上大學(xué),25歲大學(xué)畢業(yè)后與小了她三歲的陸繁星結(jié)婚,28歲的時候與陸繁星生下女兒陸新嫚。 也就是說,生下陸新嫚的時候,趙愛軍已經(jīng)11歲,趙愛玲9歲。現(xiàn)如今陸新嫚5歲,趙愛軍已經(jīng)16了,已經(jīng)算是成年人,能夠當(dāng)家做主了。 謝蘭卻不覺得,她很傷心。主要是那句‘生母為了回城不要他們’,當(dāng)初考上大學(xué),她是想帶著一雙兒女去讀大學(xué)。可是前夫的寡母要死要活,說謝蘭帶著孩子走,是要了她的命,想斷了趙家的根。 又有同村人的偏幫,謝蘭一個下鄉(xiāng),根基不牢的知青又有什么辦法。只能撇下孩子去京市讀書。如果謝蘭真的從此拋下孩子不管,那么就不會不間斷的每個月寄5塊錢。前夫的寡母卻到處傳,謝蘭拋下孩子不要了,這心啊......就沒有起好,難道就沒有想過她一個糟老婆子,全心全意的養(yǎng)育孫子孫女,又能養(yǎng)多少年。論誰先死,肯定她最先死。 瞧瞧現(xiàn)在,趙愛軍和趙愛玲兄妹倆才多大,她就死了。而且沒想過通知謝蘭這個生母,是想著趙愛軍已經(jīng)16了,可以獨(dú)擋一面,照顧比他小兩歲的妹妹和料理好家? 謝蘭激動萬分,抓住陸繁星的胳膊,就急呼呼的道。“她怎么這么說,我一直寫信,甚至每個月都給她寄5塊錢,她怎么能說是我不要愛軍愛玲了?” ——這個問題不好說啊,先前已經(jīng)分析了趙家阿奶,之所以如此選擇的原因所在,他倒是知曉,但是吧,當(dāng)著外人的面兒說給謝蘭聽,多多少少有點(diǎn)兒不合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