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了想,陸繁星干脆就道:“沒了兒子,兒媳婦又要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奮斗,害怕讓你帶著孩子上學后,會帶著孩子一去不回頭,就留下他一個孤寡老太婆。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卻不能原諒。” 前夫死了,謝蘭成了寡婦,難道就只能選擇守著婆婆和孩子過日子?她就不能追求屬于她的未來。 謝蘭沒有錯,唯一錯的,大概就是當初沒有堅持,哪怕前婆婆再怎么耍潑,再怎么哭訴哀求,都堅決的把孩子帶上,把自己不放棄孩子的決心擺出來,難道前婆婆一個寡婦還能強硬過謝蘭? 再豁出一點,前婆婆要是敢鬧,就找知青辦的解決。說白了,前婆婆就是欺負謝蘭一個外地人,要是謝蘭是本地人,帶著孩子帶著撫恤金改嫁,量前婆婆都不敢說什么。 偏偏謝蘭心軟了,體諒前婆婆的不容易。反倒是前婆婆在兒女面前,極盡詆毀,破壞孩子心中有關生母的形象。 這是及其低劣、惡心的行為。 就和后世夫妻離婚,只要妻子那一方沒有帶走孩子,哪怕按時給撫養費,丈夫一家子都會在孩子面前說,你媽不要你,跟著別人跑了。 人性中的劣性,展露無疑。 懶得去多說什么,主要是趙家阿奶已經死了。死者為大,哪怕她有再多的過錯,在死亡的掩蓋下,都會煙消云散。 說什么呢? 怨恨嗎! 是該怨恨...... 卻只能放下,怨恨的對象已經不再了。 陸繁星遞給謝蘭一條手絹,示意她擦擦眼淚。 趕車的牛大爺震驚得不得了,萬萬沒想到他覺得眼熟的妮子,居然是離開石頭溝村多年的謝知青,不免有些尷尬。 為自己,也為到處傳閑話,說謝蘭丟下孩子不要的趙家阿奶羞愧。 “那個謝知青啊,俺都是聽親戚說的。”牛大爺想了想道:“愛國那娃死了,你改嫁再婚無可厚非,俺們能理解。還每個月給愛國他娘寄五塊錢回來,有心了。” 謝蘭用手絹擦著眼淚。“她怎么能這么說呢,我寫過好多次信,可她沒有回幾次,唯一的一次回信,還是說孩子不愿意見我,讓我安心過自己的日子。” “當時新嫚他爸離家出了意外,又趕上公公去世,我要處理喪事又要照顧新嫚,就只想著寫信問問愛軍、愛玲的近況。哪里想到......我根本就沒有想過,她會這么說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