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一十一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雪中悍刀行》


    第(1/3)頁

    徐鳳年猛然起身,輕吹一聲口哨,在河畔飲水的戰馬飛奔而至,翻身上馬后,徐鳳年一手拽住韁繩,一手握緊拳頭,在肩頭重重一敲,咧嘴一笑。<<

    南邊極遠處,老人腳步不停,老淚縱橫,低聲呢喃,悄不可聞。

    “此時作何感想?”

    老人終于停下腳步,環顧四周,視野中最多是那大漠黃沙。

    聽潮閣謀士李義山,死后并無葬身之地,骨灰盡灑關外。

    老人灑然笑道:“義山!生前生后,我皆不如你。”

    ————

    拒北城南城門口,徐鳳年猛然停馬轉頭,那種憑借天人體魄敏銳察覺到的些許異樣,稍縱即逝,剎那間便恢復平靜,無跡可尋。

    如一片秋葉落于池塘,幾無漣漪,靜謐安詳。

    ————

    先前流州那條不知名的廊道,流州步陣對峙阻滯北莽五萬南朝邊騎!

    涼州將軍石符確如先前遞交拒北城藩王的那道兵文所說,并未率領六千清源軍鎮精騎火馳援廊道戰場,而是在廊道以南的平原地帶站穩腳跟,耐心等待黃宋濮部主力的倉皇北撤,與此同時,需要攔阻南朝邊騎援軍南下與黃宋濮殘部聚攏匯合。這位涼州將軍僅是象征性派遣一標斥候前往廊道偵查軍情,石符停馬南望,始終背向那座注定尸體堆積如山的血腥戰場,臉色平靜,可謂鐵石心腸。

    最南方的老嫗山主戰場,涼莽雙方以第三次沖鋒鑿陣最為死傷慘重,寇江淮投入了那支隸屬于流州刺史府邸的騎軍,黃宋濮也動用了六百余貨真價實的重騎軍,人馬俱甲,每一匹尤為高大健壯的北莽戰馬都裝備有面簾、雞頸、當胸、身甲和搭后以及寄生,統稱鐵騎俱裝六甲,槍矛難破,弓弩難透。從主將寇江淮手中暫領流州騎軍兵權的年輕將領乞伏隴關,又一次率領僅剩的直撞營騎卒,直奔六百重騎兵,只是在乞伏隴關一馬當先的拼命沖鋒途中,徐龍象親率三百龍象精騎,在戰場上逐漸跟上直撞營的鐵蹄,最終與直撞營并駕齊驅,一同開陣!

    當三次沖鋒過后,流州騎軍幾乎死傷殆盡,龍象軍亦是元氣大傷。

    反觀黃宋濮部精銳騎軍雖然同樣折損慘痛,但是數量最多的乙字騎依舊奇跡一般保持極高的完整建制,多達三萬騎,按照老嫗山戰場形勢,甚至不需要五萬軍鎮援軍趕赴此地,主帥黃宋濮就有十足把握全殲流州野戰主力。

    但就在此時,一支聲勢雄壯的騎軍,在老嫗山東方平原地帶闖入視野!那一幕,如日升東海!

    這支毫無征兆馳援老嫗山的精銳騎軍,一字排開,如廣陵江一線大潮,由東往西迅猛推進。

    這支橫空出世的騎軍,必然是北涼邊軍除大雪龍騎之外,最容易被辨認身份的一支邊騎,因為每一騎頭盔插有一根雪白雕翎,隨風飄搖!每一騎馬鞍兩側皆有箭羽透囊而出,如兩團蘆花勝雪!

    鐵騎突進,恰如大雪翻涌天地間。

    不僅鐵甲染血,已經更換兩根鐵槍,更是滿臉鮮血的北莽主帥黃宋濮轉頭東望,目眥盡裂。

    老嫗山戰場,經過雙方皆是不遺余力三次的兇狠鑿陣,他們北莽騎軍如今剛好位于最初流州騎軍的位置,這原本是這位北莽昔年南朝第一人的算計,要在流州野戰主力兵力大損,且精氣神墜入谷底之際,只要北莽騎軍位于南方戰場,就能夠無形成一道阻止流州騎軍掉頭向南撤回青蒼城的天然防線,但事實證明,老帥的算計成功了,可是寇江淮的算計一樣達成了,那位年紀輕輕的流州主將根本就沒打算撤出老嫗山,擺明了是要反過來包夾北莽大軍!

    黃宋濮沒有絲毫猶豫,下令全軍竭力向北突圍,哪怕北撤途中再遭伏兵阻截,絕不可戀戰糾纏,只管向北!只要與那支應該即將趕至老嫗山北方戰場的援軍碰頭,那么勝勢仍然在北莽這邊!

    乞伏隴關和徐龍象李陌藩,這三位老嫗山在并肩作戰廝殺至此的戰場將領,根本不用相互招呼,就已經默契地快變陣,由左中右三軍雁字錐陣,變為橫向的一字長蛇陣,盡量伸長拉出一條漫長鋒線,風水輪流轉,開始輪到流州邊軍以前中后三軍沖鋒,李陌藩部龍象騎軍位于前兩排,徐龍象率軍居中,乞伏隴關的殘余流州騎軍位于最后。他們要做的不再是鑿陣殺敵,只需要盡量阻滯黃宋濮部主力騎軍突圍的馬蹄即可!

    袁南亭的白羽輕騎,在北莽主力大軍的側翼潑灑出三撥鋪天蓋地的箭雨后,又有氣勢如虹的六千騎找準機會,整齊抽刀出鞘,快沖陣!

    如同從北莽騎陣的腰膂處一刀切去,恰好將黃宋濮的嫡系騎軍和完顏私騎與三萬乙字騎攔腰斬斷!

    其余主力白羽輕騎開始繞弧向北,并不與北莽大軍混戰一團,而是憑借負載極輕的輕騎優勢,原本由東向西沖鋒的騎陣,迅繞出一個箭頭向北的弧度。

    若是有人剛剛登頂老嫗山俯瞰戰場,恐怕都要誤認為這支衣甲鮮明的輕騎,是草原騎軍的盟友,是在一左一右共同向北而去。

    不斷有北莽千夫長百夫長在紛紛絕望之下,率領殘部悍不畏死地向右翼白羽輕騎撞殺過去。

    只可惜那幅壯烈場景,結局只如石子砸擊江水,完全無法打亂白羽輕騎的馬蹄步伐。

    騎術精湛且體力充沛的白羽輕騎,在遭受一股股北莽騎軍的斜向沖鋒之后,輕而易舉便向右稍稍靠攏,原本大致筆直向前的最左騎陣,出現一處處凹陷,仿佛一只只口袋,任由北莽死士騎卒撞入其中,等待這些草原蠻子的,絕不是近戰肉搏的北涼刀,而是嫻熟至極的一撥撥騎射,兩百騎三百騎的南朝騎軍,就這么被割稻谷一般一茬一茬射落馬背,沒有絲毫撞陣的慘烈,沒有死于馬背上那種死也死得血肉模糊的死得其所,面對白羽輕騎的精準箭矢,一枝枝透顱過脖穿胸膛,甚至能夠繼續策馬前沖十數步才跌落馬背的北莽騎卒,只有一種死不瞑目的無奈。

    老嫗山戰場最北方地帶,只能依稀可見塵土飛揚。

    正是寧峨眉麾下四千鐵浮屠橫插于兩座戰場之間!

    老嫗山之巔,寇江淮平淡道:“大局已定,黃宋濮完了。”

    陳錫亮同樣將戰場走勢盡收眼底,蒼白臉上浮現一抹笑意,轉頭嗓音沙啞道:“寇將軍當得起‘用兵如神’四字。”

    寇江淮望向東方,“怕就怕因小失大。”

    陳錫亮疑惑問道:“老嫗山戰事結束后,揮師東進增援拒北城,有何不妥?”

    寇江淮搖頭道:“誰說我們要去拒北城?”

    陳錫亮目瞪口呆。

    老嫗山山腳,李翰林集合白馬游弩手,準備再度進入戰場。

    那名被年輕藩王派遣此地保護這位白馬校尉的秘密扈從,武帝城樓荒正要上馬跟隨,李翰林卻神情堅毅道:“樓荒,你直接去拒北城!堂堂武道大宗師,跟在我屁股后頭吃沙子,無趣至極!”

    樓荒仿佛一點都不奇怪,坐在馬背上,望向那一張張大多年輕的臉龐,最后對李翰林笑著點了點頭,打趣道:“小子,可別貪功冒進而死啊,要不然你們那位北涼王可饒不了我。”

    李翰林咧嘴一笑,“幫我跟年哥兒說一句,小時候約定的事情,要一起在北莽西京廟堂上撒尿的,他那份,我包了!”

    樓荒翻白眼提醒道:“那記得事前多喝水。”

    李翰林大笑道:“喝馬尿都成!”

    樓荒策馬離去之前伸出一根大拇指,“我服了!”

    ————

    廊道之戰,六戰六卻!

    北莽南朝邊鎮騎軍整整五萬人,已經被逼得徹底陷入瘋狂,先后六次沖鋒,打得只剩下兩萬多人!

    哪怕明知已經多半無力馳援老嫗山戰場,哪怕注定要被龍顏震怒的皇帝陛下嚴厲問罪,這些殺紅了眼的草原騎軍仍是毫不猶豫地展開第七次攻勢。

    只要曹嵬率領九千精騎從廊道北口進入戰場,再晚上哪怕只有一炷香功夫,爛陀山僧兵和三千流州士卒就要全軍覆沒,真正意義上一人不剩!

    當曹嵬親自領八百死士鑿開北莽陣型,一路殺到那座僅剩兩百人集結而成的圓形步陣之前,除了尸體還是尸體。

    一路而去,碎裂的鐵盾,折損的步槊,崩斷陌刀,毀棄的硬弓強弩,四處散亂。

    那座所謂的簡陋圓陣,不過是人人受傷慘重的爛陀山僧兵和流州青壯,束手待斃而已。

    真正抵擋住北莽蠻子騎軍沖鋒的存在,是一名身披甲胄渾身浴血的修長男子。

    武帝城王仙芝大徒弟,中原宗師于新郎!

    此人手持一柄斬馬陌刀,左右腰間各自懸佩有一柄涼刀,死于他刀下的北莽騎軍,已經不下九百騎!

    于新郎之前曾經親口答應過那位年輕藩王,務必保證謝西陲不死!

    他不是不可以強行帶著謝西陲離開廊道,撤出這座血流成河的戰場。

    但是當謝西陲在親自浴血奮戰,第五次結陣打退北莽騎軍之后,對于新郎堅定地搖了搖頭。

    于新郎一笑置之,并未強人所難,而是從戰場上撿回一根長槊和一柄陌刀。

    兩人并肩作戰。

    直至謝西陲身受重創,當時這位倒地不起的流州副將被一名負責謝西陲安危的中年僧人,從北莽騎卒的馬蹄下拽住肩頭,然后重重拋向后方,本就精疲力盡強弩之末的僧人自己卻被數十騎一擁而上,死在當場。

    曹嵬部騎軍從后方的迅猛殺出,成了壓低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北莽邊騎在勉強抵抗住曹嵬先頭騎軍的沖殺后,很快就潰不成軍。

    這些南朝軍鎮騎卒不可謂不敢戰不敢死,否則也不會有七次沖鋒赴死,但是曹嵬騎軍不合常理地出現,太過突兀,太過兇狠,尤其是在并不寬闊的廊道之中,整整九千騎展開綿延不絕的沖擊,好似視野之中,只有北涼鐵騎無窮無盡的身影。北莽騎軍兵敗如山倒,在一名萬夫長率領麾下嫡系七百騎對于新郎,和那座明明已經搖搖欲墜偏偏不愿倒下的破敗圓陣進行最后一輪沖鋒后,所有南朝邊騎都自主繞過那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陌生武道宗師,快繞過那座圓陣,果斷從兩側向南逃竄。

    曹嵬躍下馬背,一個踉蹌差點摔倒,跌跌撞撞沖入圓陣之內,終于看到那個以刀駐地盤腿而坐的年輕將領,頭盔早已不見,鐵甲破碎不堪,鮮血模糊了那張原本儒雅的臉龐。

    一名只剩獨臂的流州青壯,不得不用手肘輕輕抵住這名將領的后背。

    曹嵬單膝跪地,顫顫巍巍伸出手掌,輕輕抹去年輕將領臉龐上的鮮血。

    年輕將領其實早已失去意識,強撐一口氣不愿倒下而已。

    于新郎狠狠丟擲出那柄陌刀,將一名縱馬南奔的北莽騎軍萬夫長兩人帶馬劈成兩半。

    他來到曹嵬和謝西陲身邊,蹲下身后,伸手握住謝西陲的手腕,“外傷且不去說,已經傷及內腑,運氣足夠好,才能有一線生機。”

    曹嵬二話不說,轉身一拳錘在于新郎胸口,眼眶通紅,怒斥道:“徐鳳年要你待在謝西陲身邊,就只是為了這狗屁‘一線生機’?!”

    于新郎沒有說話,只是繼續低頭為謝西陲渡入一股溫和氣機。

    謝西陲不愿走,從未上過戰場的于新郎不知為何,也覺得不該走,兩人便都不走了。

    謝西陲覺得自己應當戰死此地,于新郎覺得死在這流州關外黃沙,倒也不算太壞。

    只是在多次救下命懸一線的流州副將后,后者怒道:“于新郎!每救我一次,你便會少殺三四人,要我教你這筆賬怎么算?!”

    曹嵬在打了于新郎一拳后,沒有直接收回手臂,而是松開拳頭,在這位中原宗師的肩頭重重一拍,哽咽道:“謝了!”

    于新郎依舊沒有抬頭,只是問道:“在謝西陲傷勢穩定下來后,我能不能把他托付給你,代為送往流州青蒼?我想去拒北城那邊。”

    曹嵬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許久之后,于新郎松開五指,緩緩站起身,雙手按在腰間涼刀刀柄之上,又問道:“暫且借我兩柄刀,算不算違反你們北涼軍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县| 鱼台县| 桓仁| 旌德县| 汶上县| 昌吉市| 屏东市| 长丰县| 津南区| 巫溪县| 霞浦县| 张家川| 绩溪县| 桓仁| 密山市| 祥云县| 青浦区| 壤塘县| 宁晋县| 利辛县| 西乡县| 泽州县| 会昌县| 高州市| 屏东市| 拜城县| 河津市| 邳州市| 密山市| 徐水县| 凤城市| 淮北市| 东台市| 江阴市| 连南| 清徐县| 崇明县| 武威市| 龙里县| 苏尼特右旗|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