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寅笑瞇瞇道:“聽說姚大人府上私藏了些好酒?” 老人愣了一下,扯住孫寅的袖口,一起走下臺階,壓低嗓音道:“綠蟻?去年聽到?jīng)雒Т髴?zhàn)的結(jié)果,早給我喝沒了。” 孫寅笑而不語。 老人畢竟不是孫寅這種臉皮厚如城墻的人,無奈道:“只剩下兩三壇子,你就別打它們的主意了吧,其它好酒,價錢再貴,我也請你喝。” 孫寅一臉鄙夷。 兩人并肩走出大門,孫寅突然不再賣關(guān)子坑騙老人的綠蟻酒,低聲道:“晉蘭亭跟唐鐵霜搭上線了,這才會讓許拱跑去跟北涼騎軍死磕。” 老人先是錯愕,繼而嘆息一聲,環(huán)視四周,終于徹底死心了,這里的確不是他傳道授業(yè)的地方。 孫寅轉(zhuǎn)身就走,笑道:“姚大人估計連謚號都沒了,我孫寅就不去雪上加霜喝綠蟻酒了。” 孫寅走出幾步,突然轉(zhuǎn)身,輕輕伸手拍了一下胸口,“有一揖,不適合眾目睽睽之下送給姚先生,但放在心里。” ———— 二十年后,盛夏時分,那時候?qū)O寅剛剛成為離陽新朝的第二任吏部尚書,權(quán)勢煊赫的正二品天官大人。 有一日突然有人登門拜訪車水馬龍的孫府,自稱是姚家子弟,已經(jīng)忙碌得焦頭爛額的門房根本不予理會,實(shí)在是顧不過來,直到暮色中孫府都要關(guān)門拒客了,那名風(fēng)塵仆仆的年輕人仍是不愿離去,不得已報出他爺爺?shù)拿郑T房雖是京城土生土長八面玲瓏的人物,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離陽官場有姚白峰這么一號大佬,后來好不容易想起似乎很多年前,前朝國子監(jiān)有位姚姓老人擔(dān)任左祭酒,只是這二十年來,那位理學(xué)大家并無半點(diǎn)詩書文章傳入中原,時過境遷,估計還不如一位新近躋身新朝翰林院的新科黃門郎。那位門房一咬牙,看那個年輕人大老遠(yuǎn)奔波千里趕到京城,就這么讓人打道回府,實(shí)在可憐,就逾越了規(guī)矩跑去尚書大人那邊稟報。 正光膀子在一架瓜棚下乘涼的尚書大人,從躺椅上跳起身,來不及穿上靴子就跑向院門口,但是最后停下身形,對那個呆若木雞的管事輕描淡寫說了一句,說讓那人把東西留下便可,府上不用接待,若是那個年輕人流露出絲毫憤懣神色,東西就不用拿到院子里。 最后,管事小心翼翼將一只布囊拿到小院。 尚書大人開心地笑了起來。 既然不是那個老人的后人希冀以此作為官場進(jìn)身之階,那就好,很好。 暮色中,小院石桌上擺放著明顯已經(jīng)塵封多年的兩壇綠蟻酒,孫寅竟然沒舍得開封痛飲。 第二天朝會,一個早已被人遺忘的前朝老人,突然名動天下。 姚白峰,北涼道人氏,謚號文節(jié)。 哪怕已經(jīng)位極人臣,但仍然以放-蕩不羈著稱朝野的吏部尚書孫寅,他在退朝后,走出大殿在臺階頂部站了一會兒,然后獨(dú)自來到御道街旁一處,明明無人,孫寅仍是畢恭畢敬彎腰作揖,此事迅傳為京城一樁怪談。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