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 噤若寒蟬(三)-《雪中悍刀行》
第(1/3)頁
繼盧道林、元虢之后成為禮部尚書的司馬樸華,迎接完了那位跋扈至極的年輕藩王,返回趙家甕那座與兵部毗鄰的衙門,古稀之年的老人顯得格外氣態衰弱。
重建于永徽初的尚書省六座衙門并排而設,離陽朝左尊右卑,主官被譽為天官的吏部自然位于最左端,當時擔任兵部尚書的顧劍棠,出人意料地把衙門選在了最右端,故而從東至西,依次是吏戶刑工禮兵,以此可見,禮部在永徽年間是如何的不受待見,最初京城一直有“禮部侍郎賤如別部員外郎”的說法,隨著盧道林元虢兩任尚書的執掌禮部,禮部這才逐漸日子好轉起來,如今就更不用說了,館閣學士出禮部,已是不成文的規矩。
司馬樸華自祥符二年起,每次朝會腰桿子挺得比年輕官員還要直,哪怕時下是深秋時分了,也給人滿臉春風的感覺。可是今天老尚書回到衙門的模樣,落在猴精似的禮部官員眼中,就跟丟了魂差不多,老人病怏怏地進了屋子落座后,開始長吁短嘆,以至于左侍郎晉蘭亭和新任右侍郎蔣永樂聯袂而至,老尚書都不曾察覺,還在那兒唉聲嘆氣。
蔣永樂看見這般光景,頓時心涼了一截,地方官員只知道他這個原本執掌禮部祠祭的清吏司,之所以能夠升遷為侍郎,是殷茂春和陳望兩位大佬主持的京評中得了上佳考語,這才從禮部品秩相當的一撥同僚中脫穎而出,可是芝麻綠豆大的京官都心知肚明,他蔣永樂能夠撈到這個越來越讓人眼紅的右侍郎,無非是當年在為徐瘸子死后的謚號一事上,他蔣永樂極其狗屎運地賭對了先帝心思,提出的“武厲”謚號得以通過,所謂的京評出彩,不過是朝廷的一層遮羞布罷了。一些個瞧不上眼蔣永樂的京城公卿重臣,那可是直截了當喊他一聲狗屎侍郎的!先前蔣永樂也懶得計較什么,也計較不出個花樣,他在京城為官多年,始終根基不深,否則當時也不會攤上裁定謚號的那樁禍事,在蔣永樂看來,水漲船高的侍郎官身才是實打實的,不服氣你們也去踩狗屎啊,能讓你們的官補子變成繡孔雀嗎?只是當侍郎大人冷不丁聽說武厲謚號主人的兒子,新涼王徐鳳年毫無征兆地闖入京城,蔣永樂就嚇懵了,本來他還有幾分偷偷摸摸跟晉蘭亭一較高下的念頭,希冀著不小心再踩一次狗屎說不定就能真當上禮部尚書了,現在哪里還敢如此囂張?尚書的座椅是讓人眼饞,可小命更要緊啊。因此這一路結伴而行,蔣永樂的姿態擺得比六品主事還要低,心想著今兒一定要跟這位左侍郎請教取經,如何才能做到跟北涼處處爭鋒相對還依舊官運亨通。
老尚書終于回過神,伸手示意兩位副手入座,看著這兩個侍郎,司馬樸華以往是不太舒服的,一個歲數能當自己兒子,一個更過分,都能當孫子了,可官品不過相差一階而已,只等自己致仕還鄉,其中某人胸前的官補子就該換成二品錦雞了,只是年邁老人今天沒了這份小心思,倒是生出一些同病相憐的心情,老尚書輕輕瞥了眼屋門,咳嗽一聲,潤了潤嗓子后,這才緩緩說道:“今日本官突然奉旨迎涼王入城,想必兩位大人都是知道的。”
蔣永樂使勁點頭,如同小雞啄米。
因蓄須明志一事在太安城傳為美談的晉蘭亭,神情不變,不愧是被譽為“風儀大美”的晉三郎。
接下來司馬樸華說了些平淡無奇的官場話,這樣的官腔,如果是平日里的衙門議事,古稀老人能夠說上一兩個時辰都不帶喘氣的,這就是公門修為了。但是今天老尚書沒有絮絮叨叨個不停,止住話頭,伸手撫摸一方御賜的田黃鎮紙,沉默片刻,一句話似乎用了很大氣力才說出口,“分別之際,那位藩王跟本官說了,有時間會來咱們禮部坐坐。”
晉蘭亭泰然處之。
蔣永樂則目瞪口呆,也不知是不是錯覺,他總覺得尚書大人說完后有意無意看了自己一眼,其中飽含憐憫之色,如同在看一個臨刑的可憐蟲。
司馬樸華眼皮子低斂,不溫不火地添了一句,“那人還說,要敘敘舊。”
晉蘭亭瞇起眼,捋了捋保養精致的胡須,微笑道:“哦?”
蔣永樂汗如雨下,敘舊,是找晉蘭亭?還是找自個兒?或者是把禮部上得了臺面的官員給一鍋端?
老尚書那兩根干枯如柴的手指,下意識摩挲著那方質地溫潤的田黃瑞獅鎮紙,不知是跟二八芳齡的新納美妾肌膚相似的緣故,還是在感受皇恩浩蕩。
年輕藩王說要來禮部坐一坐是真,說要敘舊也是真,只不過司馬樸華漏說了一段,其實新涼王在這之外,跟他這位二品高官客套寒暄了不少。現在高亭樹范長后這撥“祥符新官”大概都不知道,只有資歷更老的“永徽老臣”才曉得,太安城官場早年有個不小的笑話,那是北涼道進貢了一批出自纖離牧場的戰馬,司馬樸華當時擔任禮部員外郎,看到過手的奏章上寫著北涼大馬高近六尺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就立即跟一大幫禮部同僚分享這個趣聞,司馬樸華不忘點評了一句“北涼這大馬還真是夠大,都能比得上咱們太安城拉糞的騾子了,天下之大,真真是無奇不有,又數這北涼最奇怪”,結果等到涼馬入京,一輩子都沒握過刀的讀書人司馬樸華,才明白戰馬高度不是以馬頭算的,而是僅至戰馬背脊!
鬧出這么個天大笑話,害得司馬樸華抬不起頭好些年,只不過隨著司馬大人的官品越來越高,也就越少被人提及。不曾想就在今天,那個年輕藩王又揭開這個傷疤,笑著跟尚書大人說了一句“尚書大人,不知京城里頭哪里有高近六尺的拉糞騾子,本王一定要見識見識,才算不虛此行,對不對啊”。
當時司馬樸華還能如何作答,就只好低眉順眼干笑著不說話,難不成還點頭說是?
此時老尚書越想越憋屈,一向自認養氣功夫不俗的老人,不知不覺五指攥緊了鎮紙。
蔣永樂已經開始盤算著要不要托病告假,實在不行,就咬咬牙結實摔一跤,摔他個鼻青臉腫!
晉蘭亭終于開口說話,只是言語卻讓蔣永樂一頭霧水,“尚書大人,下官府上剛收了幾籠產自春神湖的秋蟹,正是最為肥美之時,無論清蒸還是槐鹽,皆是不錯。大人何日得閑,與下官一起嘗一嘗?”
老尚書嗯了一聲,臉上有了笑意,“聽聞有詩中鬼才之稱的高榜眼,新近作了一首傳遍京華的品蟹佳作,堪稱絕唱。有酒有蟹有詩,三兩好友,何其美哉!”
蔣永樂當上禮部右侍郎有運氣成分,可是在人人繞圈子打啞謎功夫無與倫比的禮部衙門廝混久了,修為其實不差,略微回味,只比尚書大人略慢一籌就聽出了晉蘭亭的言外之意。
老尚書提及的新科榜眼郎高亭樹那首詩中,有畫龍點睛一語:但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只是蔣永樂立馬就又憂心忡忡起來,理是這個理,可眼下燃眉之急,是那只氣焰囂張的西北大蟹馬上就要闖入禮部衙門,你司馬樸華在太安城根深蒂固,又有顯貴超然的尚書身份,而晉蘭亭則是先帝作為儲臣交給當今天子的大紅人,有皇帝陛下撐腰,你們兩個熬得過去,可我蔣永樂只是一個官職不上不下的右侍郎,一旦那藩王真要大打出手,不找我找誰?姓徐的到底橫行到幾時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子極有可能要很快橫著離開禮部衙門了!
晉蘭亭率先告辭離開,蔣永樂欲言又止,老尚書已經朝這位右侍郎擺了擺手,下了逐客令。
失魂落魄的蔣永樂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離開屋子的,在院子廊道發呆。
不同于夏日滿城的蟬聲刺耳。
入秋后,蟬鳴依稀漸不聞。
趙家甕六部衙門按律不植高木,此時此刻的深秋時分,這座院子早已不聞一聲蟬鳴。
蔣永樂頹然靠著廊柱,沒來由倍覺寒蟬凄切。
————
禮部兵部雖是鄰居,隔著其實并不算近,對禮部官員而言,是不幸中的萬幸,要不然起了紛爭,秀才遇上兵,一個用嘴巴說理一個用拳頭說理,自然是后者更“占理”。而對兵部來說,對于這幫官階高低不同但都屬于酸文人的禮部官員,屬于一幫看著厭煩打了都不顯能耐的繡花枕頭,所以兵禮兩部素來是尚書省內最不沾邊的兩座衙門。但是兩部此消彼長之下,習慣了只樂意對吏部正眼相看的兵部大老粗,難免心中郁難平,同樣是短短幾年內走掉三位尚書,兵部是顧劍棠,陳芝豹和盧白頡,禮部是李古柏、盧道林和元虢,可未來幾年的走勢,顯而易見,兵部如今連尚書之位都空著,換禮部試試看,若是司馬樸華突然有一天死了,那還不是第二天就有權貴重臣在朝會上提出人選?更讓兵部感到英雄氣短的一個事實,是左侍郎許拱甚至都不在京城,直接給皇帝陛下攆去遼東了!只剩下一個從地方上調來的右侍郎唐鐵霜,是個一天京官也沒當過的外來戶,如何能夠在盤根交錯的京城左右逢源?加上連京城老百姓都知道唐鐵霜是顧老尚書的心腹嫡系,而前任尚書盧白頡又不得陛下的心意,說是平調,明擺著是貶謫去廣陵道,連京官外放常見的明升暗降都算不上。兵部衙門群龍無首就已經難以在廟堂上抬頭了,暫時領頭的人物還自身難保,哪來為下屬謀些恩惠福利的本事,廣陵道戰況不利更是火上澆油。
兵部官員真是一夜之間成了孫子。
這日子,真他娘的是遭罪啊。
在這種危殆形勢下,高亭樹和孔鎮戎兩位逆流而上的晚輩就極為矚目,這兩個名聲鵲起的年輕人,榜眼郎高亭樹更為風流恣意,本身是一甲出身的讀書人,靠著晉蘭亭等人的推波助瀾,詩名逐漸傳遍朝野上下,先前大柱國顧劍棠返京,來兵部衙門舊地重游,眾目睽睽之下,高亭樹在顧盧先后兩位尚書面前談笑風生的場景,讓人至今歷歷在目。高亭樹的飛黃騰達,毋庸置疑,現在就看需要幾年光陰積攢聲望、以及會以哪個新設館閣作為下一個臺階去鯉魚跳龍門了。相比高亭樹,沉默寡言的孔鎮戎就要為人低調許多,只不過據說這個北涼出身的年輕人早年跟某位皇子親近,即使算不得一條潛龍,也能是一條不容小覷的幼蛟了,再者孔鎮戎和嚴池集是公認的鐵打關系,那位黃門郎可是皇帝陛下的小舅子!
不同于其它五部左右侍郎不在一屋,兵部兩位侍郎歷來同處一室,甚至在顧廬時代,顧尚書自己都不例外,后來等到陳芝豹成為尚書省的夏官,才辟出一棟獨院。許拱唐鐵霜的兩張書案在兵部大堂一左一右,呈東西對峙之勢。當下右侍郎唐鐵霜坐在那張西邊書案后,正在處理政務,偶爾抬頭看一眼天色,并不去計較堂中諸多官員的竊竊私語。京畿西軍三大營七千人馬的調動,便是唐鐵霜親自負責敲定的,現在年輕藩王大搖大擺入了京城,安西將軍趙桂和胡騎校尉尉遲長恭的人馬,一起淪為保駕護航的滑稽人物,別說唐鐵霜注定會迅速成為官場笑柄,整座兵部也都跟著丟人現眼,完全可以想象明日早朝各部官員的異樣眼神了。
至于涼莽戰事的真實情況,右侍郎唐鐵霜不開口,其他人就不敢觸霉頭地妄自議論,涉及軍機要事,在公開場合,還是乖乖修煉閉口禪微妙。
在一名武選清吏司主事的帶領下,兵部大堂出現幾張陌生面孔,個個龍驤虎步,哪怕踏足兵部重地也毫無不適。
有冷面閻王綽號的唐鐵霜破天荒露出笑臉,起身后大步走向那幾人,根本無需那名下官介紹,一拳重重砸在其中一名魁梧男子的胸膛,大笑道:“老董,你們這幫家伙,要不來就一個都不來,要來就干脆湊一堆,約好了的?”
那幾人沒有身穿官服,被右侍郎稱呼老董的中年男人撇了撇嘴,“知道你是窮鬼命,要是一個一個來找你,你請得起酒喝?”
董姓男子身邊的一個粗壯漢子玩笑道:“侍郎大人,你們這兵部衙門可真難進啊,跟防賊似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涟水县|
五台县|
同心县|
新乐市|
海口市|
浮梁县|
高平市|
孝感市|
湟源县|
麟游县|
苍梧县|
宣汉县|
武威市|
三原县|
无棣县|
孟津县|
瓮安县|
开远市|
通城县|
梅河口市|
皋兰县|
上饶县|
政和县|
太谷县|
宁南县|
蒙城县|
清远市|
禹州市|
静乐县|
廉江市|
梨树县|
滕州市|
浠水县|
会宁县|
嘉善县|
鲁甸县|
柳河县|
衡阳县|
太白县|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