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八章:大澤-《秦將》


    第(1/3)頁

    遼水湯湯,其浪滔滔,其水洶洶,由北向南,貫穿燕地三百里,最終匯入大海。

    后世大凌河與太子河之間的廣大平原,受遼水泛濫的影響,河流縱橫,大大小小的湖泊遍布其中,蘆葦叢生,雜草遍地,形成了一片廣袤的大澤。

    稱作遼澤。

    遼澤之大,其平原曠野,蘆荻連天,天垂野盡,積氛濛濛,望之如海。數百里之間,山無數仞,石無一拳,唯見蚊虻蔽天,遍地泥濘。放眼望去,尋不著東西來往之路。

    遼東與遼西之間因大澤橫亙其中,交通十分不便。

    遼澤占據的廣闊原野在這個時代是無法通行的,很少有人能橫穿那茫茫大澤,一直要到八百多年后的唐代,才出現了跨越遼澤的道路。

    想要從西部通往遼東,在這個時候大抵只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

    一條是沿著瀕海之處,自碣石循海東行,便可一路抵達遼東郡。若是再由遼東斜趨而東南行,渡過浿水就能直抵朝鮮之地。當然,此路因為北近遼澤,南傍諸多河流注入的遼東灣,通行狀況依舊十分艱難。

    在原本的歷史上,到漢武帝時,左將軍荀彘佐楊仆東征朝鮮時,其陸軍便是從此路而行。就連三國時司馬懿攻滅公孫淵也是走的沿海之路。

    這條路被稱作并海道,亦名傍海道。

    至于另一條,則是沿著燕北長城行進。

    戰國之時,為防備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大將秦開在燕國北部邊境修建了長城進行抵御,長城呈線狀,末端直抵朝鮮半島。

    因為長城在遼澤以北,所以緊傍長城處往往有交通大道可供通行。若是遇到遍布流沙,草甸不利的路段,亦可利用長城上的“城上道路進行”,此路被稱作北邊道。

    北邊道的路況比并海道要好很多,但也有相應的缺點。就是這條道路所依仗的長城并非直線,彎曲起伏,深入內陸,其通往遼東的路程要比并海道遠的多。

    此刻,在遼西郡醫無閭山以北的道路上,一支千人軍隊正沿著長城內側向東馳行。

    “只要過了大澤,我們便可舍長城大道,沿大河近岸平闊之地南下,不日就能抵達遼東?!?

    “屆時不管那秦兵再兇悍,也不可能橫跨大澤追擊而來。此地天險,足以讓王翦大軍難以行進,漫漫長路亦讓他后勤難以維持。如此,足可保我燕國社稷不滅。”

    燕王喜坐在車輿中,臉上泛起了劫后余生的笑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城市| 蕉岭县| 桑日县| 台东县| 龙门县| 伊吾县| 故城县| 汝阳县| 安岳县| 乌审旗| 雷州市| 南江县| 遵义县| 洛南县| 哈密市| 喀喇| 盐亭县| 德保县| 贺兰县| 三门峡市| 陆丰市| 宜城市| 宿松县| 霍城县| 河南省| 库尔勒市| 越西县| 曲沃县| 晋城| 乌鲁木齐县| 安福县| 海原县| 鱼台县| 平谷区| 长沙县| 定边县| 通州区| 宝应县| 砚山县| 龙井市|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