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店老板的報價是18.88萬,零頭就是8.88萬,零頭的對折就是4.44萬。 這一點,必須要算清楚,不然杠精聽不懂講價的潛臺詞,然后還死杠。 蕭行云的意思是,4.44萬都是高的,并不是他還價4.44萬,是在這個基礎前提下,店老板同意了,再往下繼續談價。 “嚯,這位老板是行家啊,下刀真狠。”店老板也不生氣,打開了儲物柜門口,“您上手看清楚了,咱們再接著談。” 這話的意思是,承認你是行家,砍價砍得有點狠,確定要買,咱可以接著談。 蕭行云也客氣,直接拿了出來。 這個花瓶大約有38公分高,這樣的花瓶,大多都是對瓶,現在少了一只,其實也可以借此砍價的。 瑕疵果然如蕭行云所說,瓶口和瓶底,都有細微的瑕疵。 瓶底有幾個小字:“大清乾隆年制”。 蕭行云對瓷器和古董的辨認,并不擅長,借著透視眼的異能,才能猜個大概。 民國的陶瓷和仿清陶瓷,大部分價格都不高,低的幾百塊都能淘一件粗瓷,瑕疵少的瓷器,幾千塊一個,也比較常見。 稍稍精品一些的瓷器,才能賣出幾萬,甚至是十幾萬。 那些動不動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的瓷器,必須有名家加持的官窯,或者有明確的傳承來歷,才能賣出這樣的高價。 “確定了,就是民國的仿品,一萬八,你覺得怎么樣?”蕭行云代為砍價。 “老板,你砍價太狠了,人家攔腰砍,你是從腳后跟砍啊。都是行家,咱也不說虛頭了,大過年的,咱一口價3.8萬,你看怎么樣?” “還是太高了,你收來的價格,最多兩千塊,我現在再給你加一點,給你出兩萬,你賺十倍,還有啥不滿足的?” 蕭行云說著,故意在旁邊走來走去,然后停在了雜項貨架前。 店老板苦著臉說道:“三萬,少于三萬我不賣,你也別再砍價了,大過年的,我不能虧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