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知瑜摸了摸兜里的錢,忍不住嘆了口氣。 她手里現在有趙母賠的九百塊錢,有自己掙的一百二十五,剛才買米買面買肉又花了二十五,現在只剩下一千一百。 看起來錢很多的樣子,可是她建魚塘,要付人工,要付防滲膜和生石灰的錢,還要管飯,這些處處都是花銷。 還是過些天,等魚塘建好了,鯽魚產量上去了,錢存更多一點再買吧。 她收拾好心情,去上次那家雜貨店里,給小豆包買了好幾本兒童連環畫,最近幾天她發現小豆包特別喜歡這種小畫本,每次洗完澡躺在炕上,自己翻著看能看上好久。 東西置辦了滿滿一背簍,都快裝不下了,幸好她渾身的力氣,不然還真背不動。 回到易水村,林知瑜快步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村里平整,沒什么大樹遮擋,一眼望去,家家戶戶炊煙裊裊。 “小妹。”林向前跟在林國慶身后,一人手里還拖著一大捆竹子,看到從村口出現的林知瑜,沖她招了招手。 “大哥,二哥,你倆在這干啥呢?”林知瑜連忙走過去,視線快速地掃了一圈,他們倆衣服都濕透了,跟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咋滴,這是掉河里啦? 林向前嘆了口氣,“哎,還不是大哥,我們好不容易把活兒都干完了,他非說那木柴做的棚子排水不行也不夠美觀,硬拖著我跟他進山里砍竹子。 還一連去了好幾趟,差點兒沒把我給累死,你看我這頭發跟衣服都能擰出水來,就差沒用汗水洗個澡了。” 林知瑜:…… 咳咳,二哥也太夸張了吧。 等回到家,見到院里搭起來的棚子,林知瑜才知道,二哥根本一點兒沒夸張。 那棚子用四根碗口粗的竹子充當柱子固定好,棚頂是用麻繩編起來的一排粗細均勻長短一致的木柴。 木柴表面還用刨子拋過光,露出里面淺色的部分,光滑到一點兒毛刺都沒有。 上面還鋪了半面竹子,就是把竹子從中間劈開,翠綠圓滾的那面朝上,整齊有序地排列著,乍一看過去很像綠色的瓦片。 估計是鋪到一半,竹子不夠用了,林國慶才又拖著林向前去山里砍竹子。 林知瑜被眼前的這一幕給震到了,這手藝這審美簡直就是一絕。 “小妹,你是不是也覺得大哥多此一舉,啥好看不好看的,實用就行唄,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東西干啥。” 林向前將手上的一捆竹子放到地上,揉了揉酸痛發麻的胳膊,感覺都不是自己的了。 “大哥,這都是你做的?你也太有才了吧,謝謝大哥,我太喜歡了。” 林知瑜顧不上搭理林向前,將背簍放下來,走上前去,愛不釋手地伸手摸了摸那碗口粗的竹子,臉上的笑愈發清甜。 她還想著等棚子搭好了,有時間再好好把棚子修飾一番,但還沒來得及細琢磨,大哥就直接給她做好了。 “不用謝,你喜歡就好。”林國慶輕輕點了點頭,見小妹是真心喜歡,心里頓時踏實下來,他之前還有些擔心小妹會怪他自作主張。 林向前跑過來,輕了哼聲,“小妹,這可不是大哥一個人弄的,我還幫著砍竹子來,我現在胳膊都沒知覺了,你咋不謝我?” “那也謝謝二哥。”林知瑜笑瞇瞇地說道。 “嗨,都是一家人,說啥謝來謝去的,這不是應該的嗎?”林向前滿足地笑了起來,露出兩個小虎牙。 真好,小妹也謝他了。 林知瑜:……你自己說過啥你都忘了嗎? 她張羅著去給大家做晚飯,因為還有很多餃子,所以晚飯再燉個大骨湯就行。 燉大骨湯非常簡單,先用開水焯一下大棒骨的血水,再用溫熱水把大棒骨沖洗干凈,然后放到鍋里倒上水,灶膛里填上幾根木柴,一直保持大火燉煮就行了。 林知瑜特意往里面加了好些空間里的泉水,大家干了一整天的活兒,都挺累,喝上一碗,能緩解一下疲勞。 再把剩的餃子用油煎到兩面金黃,這晚飯就準備齊活了。 趁著她做飯的空擋,林向前利落地劈開新砍來的竹子,林國慶則是用麻繩將劈開的竹子跟之前棚頂鋪好的那些連起來,那麻繩都是好幾根擰在一起的,特別結實。 晚飯做好的時候,棚子已經搭好了。 一眼看過去,整整齊齊又翠翠生生,有點兒像古代世外高人下棋休息用的涼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