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底,他跟孟季凡還算占了便宜。 孟季凡那塊兒出錢出力,拿三成也說的過去,他拿三成就不合適了。 大妹子那么信任他,他可不能做這見錢眼開的事。 孟季凡:…… 猝不及防地被這老小子擺了一道,就他會辦事是吧?就他仗義有人情味是吧? 可顯著他了。 做買賣有這么談的嗎?咋不虧死他呢,怪不得這么多年了,這小飯館還是又破又小,一直都發(fā)展不起來。 孟季凡心里雖然是向著發(fā)小的,但孫旺祖自己提出來的讓利,他也不好多說啥。 他們倆一致看向林知瑜,等著她拿主意。 “按三三四分成吧,孫老板你這飯館每個月都要付房租,還有食材,人工費,電費水費,開銷也不小。 這些都算前期投入,后期宣傳肯定還會有其他花費,所以你拿三成是合理的。 還有就按孟老板說的,咱們這個加工廠辦起來,獨立核算,跟別的買賣不摻和。” 她下定決心跟他們合作,一來是覺得孫旺祖這人很可靠,孟季凡跟他關系好,應該不會坑他,有孫旺祖參與,這樁買賣能穩(wěn)妥不少。 二來,在商言商,做買賣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孟季凡能讓她拿大頭,說明他是誠心想合作。 最關鍵的是,她看中的其實并不是那四成的利益,而是獨立核算。 她以后還要發(fā)展別的買賣,若是摻和到一起,不僅煩亂不好管控也容易出問題。 就像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出問題還好,一旦出現(xiàn)問題,便是致命的打擊。 如今她有善解人意細心體貼的丈夫,又有貼心乖巧的女兒,這每一步都關系到小家的安危,所以勢必要穩(wěn)妥。 林知瑜怕孫旺祖還拒絕,連忙轉移了話題,“對了,孫老板,你對提高鯽魚湯知名度方面有啥想法嗎?” 孫旺祖現(xiàn)在售賣魚湯的方式是她上次提出來的,把鮮鯽魚擺在飯館里,讓食客們現(xiàn)場選魚,現(xiàn)場燉湯。 “我覺得現(xiàn)在的方法就挺好,現(xiàn)選現(xiàn)燉,雖然需要耗費一部分時間,但食客們也都接受。 實不相瞞,這幾天凌晨四點鐘的時候,飯館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都是為了鯽魚湯而來。 但因為來的人多,鯽魚又不夠,所以我只能采取限量購買的方式,這就導致好多人排很久都排不到,怨言也不少。 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我覺得還是應該增加鯽魚的供應量。 只有更多的人親口嘗過魚湯,品嘗過這其中的鮮美,才能口碑相傳。” 林知瑜點了點頭,是這么個理,這年頭,人們口頭相傳便是最好的廣告。 “那我回去就建魚塘,差不多一個月之后每天都能供應一百斤左右。” 等魚塘建好了,養(yǎng)鯽魚的事業(yè)就算徹底搬到明面上來了,到時候她就可以大量供應,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每天一百斤啊。 孫旺祖的眼睛亮了亮,按著他飯館目前的火爆程度來說,一天消化掉完全沒問題。 一條鯽魚他連湯帶魚賣十塊錢,那一百斤起碼得有三十來條,那一天就是三百塊錢。 刨去成本,他幾乎能純掙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塊錢,那這一個月就是三千塊錢,一年的話就是……就是三萬多! 所以到年底,他就能變成萬元戶了嗎? 他開飯館這么多年,還從未見過那么多錢。 孫旺祖激動地手都有點兒抖,這大妹子果真是他的財神爺。 “等等,我覺得你還是先別激動,這會兒食客多鯽魚少,物以稀為貴,這鯽魚湯自然也賣得上價錢。 但等鯽魚大量供應上來,人家還會這么瘋搶嗎?” 孟季凡還保留著幾分理智,對于她們盲目增量的行為并不贊同。 “這你就不懂了,大妹子養(yǎng)出來的鮮鯽魚只供應我這一家飯館,別處根本沒有,那我的飯館在全鎮(zhèn),全縣城,乃至全國就是絕無僅有的稀罕物。 這天底下有多少人好吃一口呢,我相信等鯽魚大量供應之后,飯館的客流量會激增,到時候會吸引到更多外地的客人。 說起來我這飯館還是小了些,等掙錢之后,我得盡快把旁邊的店盤下來,這樣外地的客人來了之后還能掙個住宿費。” 林知瑜贊賞地看了他一眼,沒錯,這就是品牌效應,香滿園若是靠著鯽魚湯發(fā)展起來,以后肯定會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