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全軍聽令,向長安鄉進發!” “全軍聽令,向長安鄉進發!” “全軍聽令,向長安鄉進發!” 一級級的號令傳達下去,先鋒軍隨即調轉方向,浩浩蕩蕩的趕往長安鄉。 馬鞍,馬鐙,這些東西,是在后世之中,兩漢之際,中原王朝才具備的。 而最先使用馬鞍,馬鐙這些的,還不是漢王朝,而是匈奴人。 正是馬鞍馬鐙的使用,使得匈奴的騎兵在面對中原王朝騎兵的時候,更加擁有優勢。 因為在配備這些東西之后,騎兵們就能夠在馬上,雙手得到解放,因此,能很穩固的雙手作戰。 所以,他們在馬背上的作戰實力,會得到成倍的提升。 而這一技術很快就傳入了漢王朝,使得后續漢朝對匈奴作戰,不再承受這一短板。 但是漢朝的時候,還沒有馬蹄鐵。 馬蹄鐵真正的引用,還是蒙古人。 當然,西方世界比起華夏東方,所使用馬蹄鐵的時間更遠在古羅馬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些青銅器打造的馬蹄鐵,但是當時的藝術并沒有后世那么高超,當時更應該叫馬蹄銅。 而古代的時候,對馬蹄的保護方法就是用烙鐵去把馬蹄的底部給燙平,讓其變得更加堅硬。 但是原生的畢竟是脆弱的…… 加上馬蹄鐵之后,不但能夠對螞蚱進行更多的保護,而且還能夠加強馬蹄的防滑性和穩固性,讓士兵作戰更加稱心如意。 而蒙古人,之所以他們的騎兵殺傷力很強,也與他們的馬匹裝備更加精良,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這幾塊小小的東西,看似不怎么起眼,但是對騎兵的作戰能力卻是有一個質的提升。 三萬六千騎兵,就在長安鄉休整,大把大把的馬蹬,馬鞍,馬蹄鐵,在這里早已被打造完畢。 “來呀,把東西都給將士們送過去。” 蕭何幾人,早就已經發動了大批的屬民,安靜以待。 等到將士們來了之后,幾千個屬民,隨即行動起來,把這些馬蹬,馬鞍發放給那些將士。 “來呀,把這些東西,都給馬套上。” 馮征說道,“裝好了之后,都到前面去給馬匹裝馬蹄鐵,少府的鐵官和鐵匠們已經在那里等候了。” “諾!” “所有人忙完之后,就大吃一頓再走。” 馮征看著眾人繼續說道,“我這長安鄉的美食街,別的沒有,可口的倒是不少,今天,大家大吃大喝了,再繼續出發!” 什么? 聽到馮征的話之后,眾人一陣大驚。 給我們? 不會吧?不會吧? 這長安鄉的美食街,早已經是遠近聞名了,他們這些人,自然也是早就聽過了。 但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