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臣們,就不能很和睦,就得相互牽扯,皇帝才能穩坐釣魚臺。 不過,李斯之前是依仗著秦始皇的倚重,而為了秦始皇,也是為了自己,去屢屢對抗馮去疾以及一幫老秦權貴。 但是,現在,他卻是可以拉上一幫底層士族小貴們,一同出氣。 如此一來,對自己來說,腰桿更硬,人情更大,人緣更好。 對皇帝來說,多了一個牽扯權貴的力度,他更加喜歡。 其實這很像漂亮國乃至于不少西方國家的現狀,兩黨制,搞的就是這種競爭。 一個與大銀行家企業家為伍,另外一個,直接拉著中下層的精英,與之對抗。 正是因為互有勝負,所以,國家才能向前,這是他們盡可能統一內部矛盾的手段。 當然,是中下層精英,不是底層百姓。 高級的政治斗爭,底層百姓是參與不進去的,也沒法參與。 而馮征,給李斯點的路,給朝廷布的局,就是沖著這一點。 你不是老秦頂級權貴抱團嗎? 好說,我拉底層貴族,拉一大幫底層貴族也報團,那自然是能給你有不少牽扯吧? 這樣的場面,秦始皇自然也樂于看到。 畢竟,大秦是整個大秦,包含各種階級階層,老秦權貴雖然最為核心,但是,這世上不管是什么東西,光有個核,那是不夠的。 你得塊大十足,得合的上力。 當然…… 馮征說了一大堆是為了秦始皇為了李斯的好處,更關鍵的,自然也是為了自己。 第一,秦始皇好受了,那自己能被薄待嗎? 別的不說,秦始皇可沒虧待過任何大臣。 這樣的皇帝,讓臣子們跟著有動力。 第二嘛,得拉個人一起跳坑啊。 戰斗盟友,有則更好。 有李斯拉這么一群人來參與,馮征的目的,自然也就更容易達到了。 否則的話,光是馮征自己參與,那想要完全破局,破權貴們聯手的局,只怕是會耗費不少的力氣。 就像上次選拔人才,為何趾高氣昂的權貴們愿意低頭? 皇命是一部分,來自于底層貴族們的敵視和虎視眈眈,也是一部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