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來到更為熱鬧的主街,登上金禮樓,李觀海把酒葫蘆遞給店伙計,同時將一只沉甸甸的錢袋交到他手里,叮囑道:“打滿,不許參水,再備上三桌上好的酒菜。” 店伙計打開錢袋一看,驚道:“哎喲客官,給多啦,用不了這些。” 李觀海擺擺手,“無妨,你只管去就是。” “這……得嘞。” 店伙計拿著錢袋和酒葫蘆轉身走了。 韓賢笑道:“一早就聽聞金禮樓的酒十里飄香,雖然沒那么夸張,但剛踏進這里就能聞見酒香,說明這家酒樓釀酒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韓昊已經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他是愛酒之人,聞言一拍桌子,道:“行,一會兒先嘗嘗味道,如果味道好的話,我也沽上幾壇子帶走。” 三桌酒菜很快準備好,李觀海的酒葫蘆也打滿了,店伙計把葫蘆交給李觀海時,那態度明顯恭敬了許多許多。 他雖然不是修士,但也聽南來北往的散修說起過天下間稀奇古怪的寶貝,在他看來,李觀海這裝不滿的酒葫蘆就是個寶貝,而能用其寶貝的都不是簡單人物,所以他不敢怠慢。 李觀海大袖一揮,裝走所有擺好的酒菜,包括酒碗菜碟,然后帶著眾人出城,登上飛行神舟,將所有酒菜擺到石桌上,邊趕路邊吃。 如此過了兩日,眾人來到被邪祟屠戮的第一座小鎮,漁塘鎮。 之所以叫漁塘鎮,是因為這座小鎮的人都靠養魚為生,小鎮方圓數十里之內有不下十座魚塘。 漁塘鎮與其他鎮的酒樓,魚販都有合作,所以鎮內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堪稱富足,雖然不是很富有,但至少嚴冬的時候吃得飽穿得暖,不用為柴米油鹽犯愁。 眾人從飛行神舟躍下,站在漁塘鎮入口處。 現在是清晨,前方的小鎮籠罩在晨霧中,朦朦朧朧。 韓昊道:“沒有一絲血腥氣,尸體是不是被那些趕來查看的宗門道友處理掉了?” “進去看看吧。” 李觀海帶著眾人走入寫著魚塘鎮三個字的衡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