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早上最受歡迎的攤子一定是菜攤和包子攤,眾所周知,買菜要趁早,不然新鮮的就都給人家搶走了。 這無疑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們的福音,他們年紀大了,睡眠淺,不像年輕人,一覺可以睡到下午。 他們早起沒事干,刷完牙洗完臉就可以趕早市買菜去了。 而包子攤則最受九九六的歡迎,得到福報的他們睡眠往往不足,早上寧可多睡會兒,也不會浪費時間做早餐。 于是包子就成為了九九六們最好的選擇。 賣包子的怎么了? 賣包子的養(yǎng)活了多少九九六啊! 當然了,也不是只有包子,金禮莊這么大,五花八門的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且還物美價廉,想吃啥吃啥。 金禮莊內(nèi)禁止騎馬,于是李觀海牽著馬漫步在街道上。 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很有趣的攤位。 大郎燒餅。 這名兒怎么這么耳熟呢? 李觀海挑眉,牽馬上前,馬兒的嘶鳴聲把正在攤餅的矮壯攤主嚇了一跳。 他一個哆嗦,手里的餅胚掉在地上,急忙彎腰拾起,拍去粘黏在上面的泥塵,卻拍不干凈。 李觀海笑問:“老板,這張餅?zāi)阗u不?” 矮壯漢子憨笑著搖頭:“不賣不賣,生意可不能這么做,這餅要是給人吃出毛病了,那就是我的罪過。” 說著,他將粘了泥塵的餅胚放在一旁,笑道:“客官,您這駿馬可把我嚇了一大跳,哈哈。” 這餅沒扔,顯然是舍不得,打算一會兒烤了自己吃。 由此可見,這位矮壯漢子的生活還是挺拮據(jù)的,這一點從他身上那件縫縫補補的粗布麻衣就能看出來。 李觀海道:“老板,來兩張燒餅,表皮烤脆些。” “好嘞。” 矮壯漢子答應(yīng)一聲,開始忙活。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漢子烙餅的手藝真不錯,速度也快。 餅在他手中,好似翩翩起舞一般,幾個翻轉(zhuǎn)就涂滿了醬料,還裹了一層雞蛋液。 這雙靈活的手,不去當賊撬鎖真是可惜了。 李觀海看了眼寫著“大郎燒餅”的招牌,隨口問:“店家,你叫大郎?” 矮壯漢子點頭:“是啊,俺爹娘都是沒讀過書的粗人,不懂取名兒,一直叫我大郎,索性就叫這個名字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