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沉寂了二十年的案子,終于被翻出來重新審查。
哪怕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在鳳鳴有些人的心中,那段記憶永不磨滅。
當年的祁府縱使被燒毀,但在混亂之中,不僅有厭惡祁修的人,還有喜歡祁修的百姓。
他們將有些東西留存下來,但是當時的局勢,根本不容許他們站出來,他們也不敢站出來支持祁修。
說來可笑的是,這案子竟然在多年后這么短時間內就被查清了,證據擺在鳳瑾臨面前,鳳瑾臨供認不諱。
但是當年參與此事的,并非只有鳳瑾臨,背后授意人竟然是先帝,而默許之人是宣帝。
祁修的出現,讓男子有了希望,在女子為尊的社會,這是絕對不允許有這樣發展的趨勢。
一個男子,怎么能有這么高的地位,受到百姓崇敬愛戴?
宣帝對祁修既欣賞又忌憚,哪怕后來知曉了真相,但是一邊是犧牲自己最為疼愛的皇女,一邊是趁機斬除掉心腹大患。
宣帝選擇了前者。
所有人都在期望鳳鳴乘勝追擊,但宣帝始終不信任祁修,只因為他是男子。
越國前來求和,宣帝默許了這一切,她認為為帝,不能心慈手軟。
自此之后,三皇女一派得了勢。
這件事中,主謀之人有非晚的母皇。
雖是先帝所為,但是對非晚也會影響。
所有人都以為非晚會隱瞞此事,甚至負責此事的人在結案時也沒有刻意將先帝寫進去。誰知道非晚看了卷宗,卻皺了皺眉,讓人打回去重寫。
按照非晚所要求的,真相一出來,眾人嘩然,不免對非晚有些許微詞,甚至在想身為先帝后代的非晚,是不是也會如此……不明是非?
然而在同年十二月,非晚頒布了一系列政策。
即使沒有直接跳到男女平等,但是也在逐漸改善男子地位。
最重要的一點是,男子也可以為官。
朝廷大臣也有反對的,但是都被非晚一一用“溫和”的方式說服了。
更何況有顧若昭這個先例在前,誰也無法用男子不如女子這個理由反駁。
其他國家對于鳳鳴這種擅自改變男女地位的做法而不滿,尤其是身為鄰國的越國,因為這舉措,他們國內也受到了些許影響。
收到越國書信的非晚慎重思考了一下,選擇無視他們的話,然后轉頭就將越國給滅了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