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小梅激動到喜極而泣,還是林玉竹和李向晚給安撫好的。 得知恢復高考后,三人匆匆忙忙趕往到鎮上的公社。 此時公社院里站滿了,同是過來打探消息的知青,人人臉上都充滿著希冀的神色。 既期盼又怕只是一場道聽途說。 等確定了高考真的恢復后,公社充滿了知青們的歡呼聲。 林玉竹和李向晚都難得的跟著大家一起歡呼。 她們人生終于迎來了新的起點。 恢復高考的第一屆,符合參加高考條件的考生就有1200萬余人。 在層層政審和各項篩選后,有570萬考生能進入考場。 可錄取率卻只有百分之四點九。 也就是說,五百七十萬人里直錄取了二十七萬余人。 其中的競爭力,可見是多么的激烈。 這屆并不是全國統考,命題權下放到了各個省市。 考試時間也不大相同。 黑省定在同年十二月的17日和18日這兩天。 林玉竹特意把這喜訊給林家去了一封電報,與家人分享喜悅的心情。 后院三人組便開啟了挑燈夜讀,備戰高考的模式。 在選文還是選理中,林玉竹想都不想的選擇了文。 上輩子學理她都快學吐了,建筑力學簡直成了她的噩夢。 林玉竹不想再走一遍老路。 這時候的文科無論是仕途、還是文協都是很吃香的。 文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頗高,林玉竹決定報考北大中文系。 曾經她聽說老三屆的中文系在大學都是抬頭望天式的走路,想想都覺得很美。 李向晚也選的文科,她決定報考北大經濟系,這是前世她父母一直希望她就讀的專業。 只是她沒聽。 如今...... 王小梅就有些糾結了,作為土著,她和目前的考生有著同樣的迷惑。 不知道報哪所學校,也不知道報哪個專業。 甚至都不知道有什么專業。 不像后世,有詳細的參考書,這會就是蒙頭考,蒙頭報志愿。 看林玉竹和李向晚都有目標,王小梅一臉茫然的看著兩人,懵逼中...... 林玉竹和李向晚這兩個臭皮匠開始與王小梅討論起來。 首先是考文還是考理。 文科是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算一科)這四門,各科一百分,總分四百分。 理科就是把歷史地理換成了物理化學,總分同上。 英語屬于加試,意向語言類專業的可以參加。 也就是說,英語的成績并不影響其它專業的錄取。 王小梅地理是短板,物理化學那就更是短板了。 科目比較突出的竟然是數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