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參加世錦賽跟世青賽一樣, 需要超過最低的分?jǐn)?shù)線,也就是最低技術(shù)分標(biāo)準(zhǔn)線。 每一年國際滑聯(lián)都會公布賽事的MTS——Minimum Teical Score,A級賽都有參賽的最低分, 過了才能參加,否則的話即使所屬國家有名額,也是沒辦法送人去的。 要求的是T分, 也就是技術(shù)分, 對很多人來說,達(dá)到這個標(biāo)準(zhǔn)線是有些困難的。 比如男單要求短節(jié)目28的mts,整個SP的分?jǐn)?shù)就要有50+了, 而且mts的T分還是硬線, 是必須要達(dá)到的。 對于那些沒有3Lz以及33連跳的大部分選手, 由于他們的技術(shù)水平限制,跳躍分值不高,旋轉(zhuǎn)與步伐定級也無法拿滿, GOE更是不一定能加上, 這樣來算,意味著他們的節(jié)目不容許有失誤。 別人的紙面BV有40,他們只有30,如此一來, 失誤就等于失敗。 可能有七成的選手們都為mts困擾。 像是以前, 齊妍、陶寧的粉絲們就會扒著這個線來摳,希望妹妹們賽季能夠刷出一個不錯的SB,這樣的話下個賽季也能多參加比賽, 從而慢慢提升自己。 這個時候,分?jǐn)?shù)被承認(rèn)但又無門檻的B級賽,就成為了最好的刷分機(jī)會。 而且它還有積分, 這樣就很劃算了。 B級賽與A級賽不同,交錢就能進(jìn),打分還相對寬松,賽事多競爭性弱,為了mts刷分的最佳選擇。 ——廣告語。 今年的世錦賽之前,二月初的時候,國際滑聯(lián)更新了參加世錦賽的mts,與賽季初的那一版相比,這次三個項目的劃線低了許多。 男單、女單、雙人,長短曲都降低了2~5分不等。例如女單,SP從28到26,F(xiàn)S從48到46。 但冰舞沒有任何的改變。 這也導(dǎo)致了,我國在世錦賽上,沒有辦法依照“ISU注冊會員國擁有一個名額”的優(yōu)勢,派出一組冰舞選手——目前沒有一個組合過了最低技術(shù)分標(biāo)準(zhǔn)線。 叢瀾在翻論壇的帖子,她沒有比賽,很清閑,大洋彼岸的情形又未可知,訓(xùn)練間隙摸魚的時間里,就上去瞅瞅大家伙在做什么。 于謹(jǐn)沒攔著,反正現(xiàn)在不是她的比賽周期,首頁一般刷不到叢瀾的壞消息,就算有人提起她也是夸的。 氛圍不錯,還有利于選手加強(qiáng)信心與榮譽(yù)感,是好事兒。 于謹(jǐn)?shù)皖^忙自己的去了。 【所以為什么我們冰舞不派人去刷B級賽?土耳其的那一對都能過mts!】 【太虧了吧這也……那到時候只能新賽季去落選賽爭奪名額了】 【三個項目都降低了mts唯獨(dú)冰舞一個都沒有變,對TC(天·朝)一點(diǎn)都不友好啊!】 【ISU真是斂財有術(shù)啊,到這個時候才公布mts,之前去刷b級賽的男單得罵死他們吧?】 世錦賽的名額上,男單去的是樓翎,女單褚曉彤,雙人是三組。 女單就是想讓褚曉彤爭三保二,所以只派了她一個。 男單這里,卓錚傷病反復(fù),易儒又不是很穩(wěn),他沒升組,成年組的節(jié)目時間又多了半分鐘,并不適合派出去。 雙人就不用提了,舒傲白俞寒、安凝思顧示,還有老將林璇徐丹寧。 冰場外休息室的長凳上,幾個人邊吃東西邊跟叢瀾一起看貼吧和論壇的實(shí)時分享。 卓錚:“說到刷分,Dirk、Vi、Eddie他們報了好幾個B級賽,終于把技術(shù)分提了上來,沒想到臨賽前又降低了,四大洲的時候就聽他們在場外吐槽,說錢白花了。” 是歐洲的幾個男單,他跟他們的關(guān)系還算可以。 參加比賽除了報名費(fèi),還有住宿、交通、吃飯,請教練陪同等等,這些全都要自己包的。 所以就算B級賽的報名費(fèi)沒多少,實(shí)際上隱形花費(fèi)很客觀的。 梅山雁想起來:“教練說,明年主席打算讓我們都報B級賽練練手?!? 叢瀾感慨:“有錢了啊這是!” 國家隊是自從張簡方接手以后,運(yùn)動員們才陸續(xù)增加了B級賽的選項,之前就算可以出去也不報名的。 沒錢,還要辦簽證,反正一堆事兒吧,最后沒人樂意干。 日本的選手們倒是幾乎人人都能去一站B級賽,他們那里還可以募捐訓(xùn)練費(fèi)用,群眾們也挺樂意支持花滑選手的。 易儒笑了笑:“我聽說,明年打算青少組的分站賽名額全都派出去呢!隊里不夠人數(shù),就往地方去問。” 叢瀾驚嘆:“哇塞——真的好有錢啊!” 梅山雁輕輕地撞了她一下:“那還得感謝你呀,冠軍!給她們掙了七站的名額!” 卓錚也是笑:“對,我們的大功臣!” 他回憶往昔:“以前我們連名額都不夠的,現(xiàn)在好了,還能多出來?!? 叢瀾得到了世青賽第一,就等于下個賽季的七站Jr分站賽,兔子每一站都能有兩個女單名額。 要是派滿,就是7個小女單都能有兩站。 萬一誰的成績好了,殺進(jìn)了JGPF,便又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去年她也是第一,但2012賽季卻沒有這么多人出去比,只跟著雙人派了四站,利益最大化嘛,其他的分站要去又是一大筆錢。 后續(xù)梯隊的建設(shè)太重要了,出了一個叢瀾,張簡方貪心地想要第二個。 青少組這里,也許有的人就缺這么幾次機(jī)會。 不是誰都能年少成名,一出道就是世界中心,很多人屬于厚積薄發(fā),是慢慢起來的。 不練不比,又怎么能進(jìn)步呢? 只攔著在家里在國內(nèi),不如叢瀾就不能出去省得浪費(fèi)錢,這又算是什么道理? 張簡方很知道這一點(diǎn),他也想讓這個隊伍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只有叢瀾站在那里。 假設(shè),如果有一天她發(fā)生了意外,可以有人迅速頂上。哪怕沒她做得好,至少為叢瀾分擔(dān)壓力,撐過這一節(jié)。 不僅是女單,其他三項也要如此。 這些部署都是一步步來的,張簡方心里有數(shù)。 易儒八卦:“對了,前不久部里退了倆教練,你們知道嗎?” 叢瀾:“說說說說!” 梅山雁也直勾勾地看著他。 卓錚敲桌(凳):“說說!” 易儒:“就那個誰嘛,半桶水!自己技術(shù)動作還沒搞明白呢就去教人了,前兩個月還把冰舞的托舉認(rèn)成了旋轉(zhuǎn),他都沒出門比過國際賽,倒是敢來當(dāng)教練了。” 叢瀾:“……那這是有點(diǎn)呲了?!? 易儒:“不過他后臺硬,是那個王主任的侄子。跟老張辦公室吵了一架,我那會兒特別想聽,就拎著拖把裝成去門口墩地,站那兒聽了好一陣子,笑死,我跟你說,老張罵人的那嘴是真的損到家了?!? 梅山雁抗議:“喔,這種熱鬧你都不喊我!” 易儒:“別鬧!就你這身板,到那兒就能被老張認(rèn)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