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兄莫要如此迂腐。” “不妨想想,凡是有錢買官之人,必定非富即貴。” “這類人若無真才實學,如何能賺到這大筆的錢財?” “他們從商能賺的盆滿缽滿,從政自然也是棟梁之材。” “讓他們花錢買官,非但能招攬到人才,還能趁機充盈我大秦國庫,豈不是一舉兩得?一石二鳥?” 胡亥這番話看似歪理邪說,實則不無道理, 竟說的扶蘇無法反駁。 秦始皇聽罷也是微微頷首, 但他并未認可胡亥的言論, 反倒是因為這番言論,想到了一個人—— 呂不韋! 昔日的呂不韋,就是從商人發家, 一步一步, 成為了秦國的相父! 這也側面印證了胡亥的觀點, 真正的人才,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混的風生水起! 從商,則富甲天下! 從政,則權傾朝野! 可是, 嬴政并不想要見到第二個呂不韋! 當初那一個呂不韋, 已經足夠讓他頭疼了! 因此, 他直接無視了胡亥的提議, 而是轉向殷嫚, 輕聲問道: “陰嫚,你來說說。” “為帝國選拔人才,該用什么方法呢?” 殷嫚其實早就準備好了, 對于一個穿越者,這道題簡直太簡單了。 因為后面的朝代,早就為秦始皇做出了一個滿分的答卷。 這份答卷,一直貫穿著整個封建王朝。 她從容不迫的說道: “父皇。” “兒臣以為,選拔人才,最重要的是公平。” “要讓每個讀書人都有出頭的機會,無論貧窮貴賤、是何出身,只要有才華,就該提拔上來,為我帝國效力。” 話音未落, 胡亥便笑道: “姐姐的意思是,要讓天下讀書人都接受選拔嗎?” “可天下讀書人數以萬計,父皇如何選拔的過來?” 公子扶蘇也微微搖頭道: “十妹的想法是好的。” “但此事執行起來工作量巨大,恐怕無法實施。” 殷嫚卻是自信一笑,說道: “有何無法實施?” “父皇可以親自為讀書人出題,以考驗他們的學識和才干。” “再讓各郡各縣的地方官員把題目領回去,各自謄抄多份,分發到當地每一名學子手中。” “之后讓他們挑選出本地回答最出色的幾份試卷,送回朝堂。” “再由父皇繼續篩選,最終挑選出其中最為滿意的幾位,提拔為官員。” “這不就可以了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