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姑娘請自重-《劍來陳平安》
第(1/3)頁
陳平安登上那艘去往桐葉洲的吞寶鯨之前,專程去了趟上香樓外的集市,買了一只香筒,里頭裝了八十一根倒懸山特制的三清香,清香撲鼻,無論是禮敬神靈,還是焚香靜心,都是上佳之品,就是價格不便宜,一枚小暑錢,也就是一百顆雪花錢。
之所以破費,是陳平安想起自家落魄山有座山神廟,以后若是有朋友到訪,不妨拿出此香送給他們,客有誠意,神享好香,到底是件美事。
除了這只上香樓的香筒,以及之前在靈芝齋重金購得的兩件寶貝,陳平安還從敬劍閣外的鋪子,買了一套婆娑洲丹青圣手臨摹的《劍仙圖》,總計五幅圖,每一幅都是大長卷,繪畫有二十位劍仙,每位劍仙在畫卷上不過一寸長,栩栩如生,飄然欲仙。
《劍仙圖》的初版,是一位畫家祖師爺在劍氣長城觀戰后的大手筆,之后被摹刻無數。
敬劍閣的劍仙人數太多,這套名為石渠版的《劍仙圖》,也只是按照丹青妙手的個人喜好,選取其中百人,當時店鋪還有數個版本,價格懸殊,又以石渠版最為昂貴,陳平安仔細對比之后,發現還是這個石渠版的所繪劍仙,最合自己心意,便一咬牙買下樂。
這筆開銷,真不算小,足足五十枚小暑錢。
眉開眼笑的店鋪掌柜,不知是高興遇上了冤大頭,還是由衷覺得陳平安有眼光,說了些關于《劍仙圖》的奇人趣事,說天底下有好幾位劍修,都是無意間獲得了早期劍仙圖臨作的殘卷,就悟出了各自畫卷上那幾劍仙的真意,一步登仙,成為大名鼎鼎的陸地劍仙。
這一套《劍仙圖》,陳平安打算以后作為賀禮,送給圣人阮邛,當時離開家鄉龍泉郡,阮師傅尚未舉辦開山立宗的慶典,現在應該已經辦完了。五十枚小暑錢,對于阮邛而言,肯定不值一提,不過好歹是從倒懸山帶往大驪龍泉的東西,隔了千山萬水,多少有點禮輕情意重的味道。
人靠衣裝馬靠鞍。
陳平安一路走向上香渡,竟有數位妙齡女仙師瞅了他幾眼,瞅完之后再看一下的那種,不是一掃而空就算了。
陳平安這趟桐葉洲尋道之行,比起倒懸山送劍之行,心思要更重一些,確定那些年紀輕輕的女子練氣士并非心懷惡意之后,便不再多想。
上香渡比起捉放渡要更大,但是腰懸登船玉佩的陳平安,卻沒有看到那頭必然身軀龐大的吞寶鯨,倒是看到了一頭背甲上建有亭臺樓閣的山海龜,以及一輛由青鸞仙鶴拖拽的巨輦,還有《山海志》上記載扶搖洲獨有之物,一座綠樹蔭蔭的小山峰。
就是不知道是飛來山,還是飛去峰,相傳這類山峰靈氣凝聚而成的山根,是世間蛟龍的大補之物,遠古陸地大蛟的走江化龍,在選好某條通海大瀆后,還會請人搬來一座座飛來山飛去峰丟在水畔,為的就是能夠及時進食,防止筋疲力盡,氣血耗竭。
陳平安才剛開始學中土神洲的大雅言,問路一事注定雞同鴨講,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拿出竹簡刻字問路了。
好在陳平安找到了幾位懸掛相同樣式的渡船乘客,便默默跟著他們,走了一段路程,很快來到一處人頭攢動的地方,陳平安松了口氣,結果左邊肩頭被人輕輕一拍,陳平安直接轉頭望向右邊,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那人見陳平安沒有中計,覺得有些無趣,懶洋洋道:“怎么,你也是去往桐葉洲的扶乩宗?這么巧?你該不會是對我有所圖謀吧?垂涎美色?”
惡人先告狀?
陳平安對此人印象不好不壞。
這個頭戴珠釵,身穿粉裙,腰系彩帶的……貌美男人。
如果說一起從老龍城乘坐桂花島來到倒懸山,是緣分,那么又在同一天從倒懸山去往扶乩宗,極有可能是心懷叵測的設計。
這位曾經被看門小道童打出上香樓的陸姓子弟,明顯也
看出了陳平安的戒備,他拍了拍腰間那塊吞寶鯨頒發的登船玉牌,哈哈笑道:“如你所想,我這次去往扶乩宗,是守株待兔,專程等你的?!?
這算是哪門子的開誠布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额尔古纳市|
越西县|
屯门区|
疏附县|
崇州市|
大田县|
萝北县|
侯马市|
贵阳市|
禹州市|
天祝|
郸城县|
沁水县|
文昌市|
都安|
贵溪市|
讷河市|
彭阳县|
乌兰浩特市|
陆河县|
新乐市|
安阳县|
若尔盖县|
康马县|
城步|
东乌珠穆沁旗|
许昌市|
泌阳县|
新兴县|
嘉峪关市|
漠河县|
安康市|
加查县|
景洪市|
青龙|
拉孜县|
张家界市|
普安县|
安岳县|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