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北這次也是考慮到了男人的經濟情況,拿出了一棵五十年的老參,價格上也給了很大的優惠。 要知道,市場上的老山參少得可憐。 只要出現最終必定會走上拍賣。 一顆五十年的老參,怎么說也能賣個五十多萬,若是遇到特別需要的,七八十萬也不是不可能。 他給了男人三十萬的價格,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這人當年和他父親交情不錯。 拿到了一個心儀的魚竿,也沒在市場多留,駕車回到了村子里。 男人算是半個行內人,想要買參就要遵守規矩。 天黑之前要帶著錢站在張北家門口,太陽落山了才能進來。 拿到人參之后的三天內,需要帶上貢品到山上擺好。 這份規矩最開始的本意是為了讓跑山人挖出的人參不至于賤賣。 讓買家給山神貢品也算是一種敬畏之心。 不過后來隨著老參越來越少,這種規矩也就只是規矩了。 除了行內人,其余的也不用遵守這種規矩。 甚至就連行內人也是將規矩簡化了一些。 天色逐漸昏暗,張北在院子里擺上了一張桌子放好了茶水。 隨后獨自坐在屋子里將一個木盒放在了身旁。 “跑山人不肖子孫霍覓前來拜訪!” “聽到了,霍老哥坐吧,天黑進來拿參。” “多謝把頭子!” 霍覓的父親也是跑山人,跟著張父上過幾次山,雖說他沒子承父業,但一切竅門也十分通透。 尤其是買參這種事,一次生兩次熟。 來的時候就算好了時間,僅僅在院子坐了十幾分鐘太陽就落下了山。 聽到門外的敲門聲,張北一手提著木盒站起了身子。 “進來吧。” “張把頭!” 霍覓點了點頭,目光緊緊盯著張北手中的盒子。 “拿去吧,別忘了有空上山擺個貢品。” “放心,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這事。” 霍覓的產業可不僅僅只有那個漁具店。 他還包下了一處農田蓋上了大棚,專門養殖蘑菇。 不然但憑借著一個小漁具店也不太可能直接掏出三十萬來買參。 “錢轉過去了,把頭子你看一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