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時候,天下誰還愿意追隨我李家?我李家,必然成為眾矢之的,天下文人口誅筆伐的對象!難道你要我李家永生永世,背負罵名嗎?” 這一點,李世民自然是考慮過的,他何嘗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可比起逐漸拉開李閥和林浩之間的差距,是他更不愿看到的。 若再拖個三年五年的,李閥將不可能有和林浩開戰的機會。 “父親,孩兒如何會不知道這個問題?這問題孩兒自然是考慮過的,可父親可曾聽聞,如今的江南?江南資源本就豐富,被稱作魚米之鄉,而林浩入主之后,不知道從哪弄到那么多的應景的作物,更是制造了龐大的水利工程,要不了多久,江南之地的富饒,就會遠超我們中原。” “敢問父親,那時候,我們應當如何應對?” 在古代,兩軍交戰,最為重要的,歷來都是糧草,有多少戰役,都是因為糧草不夠充沛而被逆轉了戰局,有豐富的糧草不但意味著軍備充足,更意味著江南的人口基數能在短時間之內,得到增長。 林浩的江淮軍,也能夠迅速的擴充,久而久之,雙方的實力就會越拉越大,林浩牢牢的掌握著主動權,而李閥,將長期陷入被動的局面。 李淵聽到這話,也是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李世民的這個情報,他也有所耳聞,他們李家還是信奉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這個說法的。 他們派了不少的細作,前往江南之地,打探林浩的情況,得到的情報都是一樣的。 看到李淵愣住了,李世民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父親,歷代君王,誰身上沒有污點,王室之人,又有多少不沾染自己兄弟姐妹鮮血的?可世人,百姓們只會記得你輝煌的結果,至于手段的黑暗,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被淡忘,父親,您好好想一下兒臣的這個提議。” 這話,不愧是李世民說出來的,若是沒有林浩出現的話,那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將死在李世民的手上,那宣武門事變,他將手刃自己的兄弟。 也正是有此想法,李世民方才能說出來這樣的話。 李淵聽聞此言,也不再糾結,眼神一變,示意李世民繼續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