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閻豐端坐在餐桌主位上,語氣平淡地分析,往仔細地聽還能感受到他話中幾分感慨和羨煞的意味。 這是不帶任何私人恩怨,單單理性的判斷。 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家業,提及起來時,難掩落寞。 “再反觀看看我們思味居,因為店鋪開得太多,各家店鋪貶褒不一,有的客人寧愿繞遠路到另一家分店去吃,也不愿意在近處,雖然掙的錢可能比人家小南閣多一些,可時家百年的招牌,卻一年不如一年。倘若能把思味居的招牌換成小南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還怕宴家那老東西不同意呢。” 話到最后,還染上幾分自嘲的笑意。 可這聲笑意落下,卻是綿長無盡的落寞和沉寂。 餐桌上一時沒人發言。 時家人是因為心虛。 小南閣是怎么起家的,他們心里都清楚明白。 他們招的廚子又都是一些沒人要的孩子,思味居相反,精挑細選的學徒,最關鍵的廚藝還是掌握在自家人手上,這樣卻比不過對方,多多少少有點戳人心窩子了。 姜予安沉默是在想事情。 說實話,她還是不太想接手思味居。 倒不是說她對廚藝不感興趣。 百家之味不盡相同,甚至每道菜的處理手法都不一樣。 如果可以的話,她愿意去學,也想去了解。 思味居的味道她也算嘗過,非得與小南閣的相比,的確是不相上下的。 舅舅如果愿意教授她手藝,她也會認認真真地學,不會泄露出去。 可現在,交到她手上的是時家百年老店。 甚至可以說,是一份責任和傳承。 她怕麻煩。 也怕自己做不好。 頭一次,姜予安希望時枚能在鬧得狠一點,讓時閻豐收回成命,把手上的這份合同拿回去。 時枚也不負她所望,在良久的寂寞之后,輕哼了一聲。 “人家小南閣只做一家店,走精品路線自然和我們思味居不一樣,爸你這話說的可沒多少意思,這些年盛哥打理這么多店,功勞苦勞都有,我可認為思味居就是最好的,比那小南閣不知道強多少倍!這主店啊,還是交給盛哥最好,您要是覺得圓圓那手藝浪費,像思雨一樣,給她兩家分店玩玩不是一樣的?” “荒唐!” 時閻豐沉穩的聲音倏然冷下去,猛地一拍桌子將時枚的話打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