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銀暴增! 這對百姓而言有什么意義? 沒有絲毫益處,反倒是后患無窮! 他周忱可不是什么身居高位不敢俯下身子的達官顯貴! 當年周忱初到江南的時候,為了了解江南官田的實際情況,不惜深入民間游走各地了解實情,親眼目睹了那些被士紳豪強壓榨奴役的江南百姓究竟過著怎樣的日子,所以他比誰都要清楚這民間疾苦! 尋常老百姓真正的貨幣,其實是銅錢,一文一文的銅錢,花得特別仔細小心的那種。 只有家境稍微好一些的百姓人家,才會使用碎銀子,也就是所說的一錢銀子兩錢銀子等等,將一兩銀子打碎了來花! 總而言之,銀子這個東西,其實并不是老百姓的貨幣,而是士紳官員和達官顯貴的貨幣。 銀子突然之間大量增多,就會造成銀價不可避免地貶值,或者說造成物價相應地提高! 可是尋常老百姓手里面能有多少銀子? 他們什么都沒有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物價飛漲,自己手里面這點銀子原本可以夠買十斤大米,現在卻只能夠買八九斤甚至是六七斤,而且購買力還在逐年下降! 一想到那個可怕的后果,周忱頓時就坐不住了。 “陛下,那遠洋貿易絕不能全部使用白銀交易,否則會給大明埋下巨大隱患!” 朱高煦聞言笑呵呵地點了點頭,道:“放心吧,朕早就囑咐過鄭和了。” “遠航貿易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以物易物,畢竟貿易的本質就是互通有無,外邦蠻夷想要我大明王朝的國貨,諸如茶葉、瓷器和絲綢等物,那就必須拿出他們自己的寶貝來,進行同等價值地交換!” “如果實在沒有可用于交換的珍惜寶貝,鄭和他們首先考慮的也會是使用黃金交易,其次才是白銀交易,相比于白銀銀礦較多且開采技術的不斷提高,金本位要比銀本位穩定不少。” “那陛下我們為何不……”周忱下意識地追問道。 朱高煦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笑罵道:“你他娘地上哪兒找那么多金子去?” 金礦本就比銀礦稀少,而且金礦開采技術更難,畢竟就那么點金礦,也沒人愿意去研究啊! 大明朝的采礦技術,不管是金礦還是銀礦或者說鹽礦,可以說是沒有技術可言,直接拿人命去堆就行了。 在這種大前提大背景之下,可想而知這采礦效率會是何等之低下了。 “我大明不要金本位也不要銀本位,而是要“紙本位”!” “紙本位?”周忱臉色微變,“陛下的意思是……寶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