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煦瀟灑離去,留下發蒙的眾人。 一時之間,御書房內氣氛詭異到了極點。 朱棣面沉入水,心中對黃淮等人十分不滿。 整日口口聲聲地喊著為君分憂,自己不作為也就罷了,老二好不容易折騰出了點成績,這些混賬東西還群起而攻之! 在朱棣眼中,用幾個監生資格,就能換得一筆巨款,這買賣怎么算都不吃虧啊! 夏元吉見氣氛有些尷尬,轉移話題道:“皇上,鄭和從海外帶回這么多的藩國貢使,吃住全由朝廷供著,三日一個小宴,五日一大宴,長此以往,得花多少錢啊?” 朱棣聞言無奈苦笑,“瞎算盤啊瞎算盤,你呀,就是算了小賬沒算大賬。” “四夷賓服,萬國來朝,這可是舉世矚目的壯舉啊!” “這些番人歸國之后,他們就變成了朕的使者,將大明的文明強盛傳播海外……” 夏元吉聽了這話,緊鎖的眉頭卻是并未舒展。 “皇上,微臣不敢茍同,傳揚出去又能怎么樣呢?不還是要自己過日子嗎?” “河南旱災,山東旱災,福建倭患,營建順天,北伐南征,疏浚大運河,編《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這哪一項不耗費海量銀錢?” “國家一年就只有三千多萬兩的稅收,算上鹽鐵礦產等也只有七千多萬兩,僅是《永樂大典》一項就要撥款一千五百萬,順天又要走一千多萬,大運河也拿了一千多萬……” “六部百司都朝著戶部伸手要錢,臣這個戶部尚書恨不得將一枚銅錢掰兩半花,皇上您讓臣怎么辦?難道……” 朱棣怒了,瞪大了眼睛。 “行了行了,又是老調重彈,你又開始抱怨了。” “朕這不是在想辦法填補國庫空虛嗎?結果漢王剛做出了成績,他們一個個地又跳出來駁斥,那你們說現在該怎么辦?” 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問題還是原來那個問題。 但夏元吉等人前幾天沒有辦法,現在同樣想不出一個妥善之策。 萬般無奈之下,鄭和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朝廷官價收購一半番貨,拿到市場上去交易謀利;另外一半番貨,則允許番商自行售賣。 朱棣本就心中有氣,聽了這話,索性繼續執行番貨折俸這個法子。 “從這個月起,全國所有的官員都不用去國庫領取俸祿,朕用鄭和帶回來的番貨,折合你們的俸銀!” “番貨折俸,為君分憂,就這么定了!” 楊士奇等人聞言面面相覷,夏元吉張了張口準備勸阻,卻是被朱棣擺手打斷。 “朕意已決,都退下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