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倉,劉家港。 此地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也因此成了一個繁華熱鬧的貿易集市。 劉家港是名揚海外的古港良港,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門戶”,此前已有“六國碼頭”和“天下第一碼頭”之稱。 這塊富地,水陸交通方便,自然資源豐富,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東南沿海一帶有著眾多豐富航船經驗的駕船民工,和一大批優秀“船老大”可供挑選。 這里商賈云集,商品充足,船隊補給容易。 太倉又是離金陵最近的臨海港口,近在咫尺,便于朝廷與船隊聯系。 不到半個時辰,朱高煦便趕到了此地,望著那密密麻麻的鄭和船隊,頭皮有些發麻。 此刻劉家港內停滿了南京、太倉等地制造的各種海船,兩百余艘船自然排列成燕形,鄭和那艘震撼人心的寶船居中,百余艘坐船緊緊圍繞在其四周。 而在碼頭上面,堆滿了各種海外番貨,密密麻麻,堆積如山。 在碼頭上走動的,除了駐扎在此地的官兵、軍運漕糧的士兵、本地居民外,最活躍的還屬那些滿懷淘金夢想的人士——做貿易的商賈、隨鄭和來華的使節隨員等。 這些人的目光,大多都聚焦在香料、珠寶等番貨上面。 尤其是那些負責看守的官兵,神情緊張地環顧四周,唯恐貪婪的商人突然暴動,趁機搶奪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 朱高煦見狀忍不住啞然失笑,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很快周忱與裘廣德二人頂著黑眼圈走了過來,手里還拿著厚厚一疊筆記。 昨夜他們二人被朱高煦洗腦之后,便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唯恐出現任何紕漏。 裘廣德一見到朱高煦,立馬興奮地匯報道:“王爺,那些個富商巨賈能來的都來了,現在按照您的吩咐,暫住在婁江西館里面,等著品鑒會開幕。” “就算有的人實在趕不及,也派了得力臂助前來赴會,給足了您面子。” 聽了這話,朱高煦蠻夷地點了點頭。 “嗯,算他們識相。” 裘廣德聞言一愣,唯有無奈苦笑。 這是他們識相嗎? 得罪了你這位漢王爺,別說繼續經商了,只怕立馬就會招徠滅頂之災! 周忱會心一笑,將忙碌了一夜的結果遞了過來。 “王爺,海外使節多是拿寶物、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準備換取我大明民間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等物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