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便宜兒子朱瞻壑走了。 帶著朱高煦對他的鼓勵,忐忑不安地去了北鎮撫司。 不過等他走后,朱高煦神情陡然變得凝重了起來。 因為原主留下的這個致命隱患,不太好處理啊! 畢竟勾結靖難遺孤,刺王殺駕,這是掉腦袋的大罪! 而且,那個看似漢王黨的老三朱高燧,實則一直都是皇帝黨。 錦衣衛這個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從成立伊始,便是作為天子耳目。 如果不是朱瞻壑這個便宜兒子提醒了一句,只怕朱高煦現在都還沒反應過來。 現在該怎么辦? 繼續裝下去,同朱老四演戲? 還是現在入宮面圣,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無論如何,朱高煦都逃不掉,背上給太子朱高熾潑臟水的罵名。 英明神武的永樂大帝,哪里看不穿他這些小動作的深意? 刺王殺駕是假,給太子潑臟水,趁機奪權是真。 摸著下巴沉吟了良久,朱高煦還是決定即刻入宮面圣,坦白一切。 因為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這事兒時間拖得越久,就越他越不利。 繼續推延下去,任由朱高燧暗中調查匯報,只怕到了最后,朱棣真以為他要造反謀逆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啊。 …… 乾清宮,御書房。 朱棣斜倚在軟榻上面,手中時不時翻閱著奏章。 此刻案上的奏章堆積如山,都是太子朱高熾監國時批閱處理的。 對于老大朱高熾的治國能力,朱棣還是比較認可的。 他象征性地審查了一些,對這個兒子的能力感到十分欣慰。 審查太子監國時的奏章,并不是對他不信任,只是做做樣子罷了。 朱棣親自演了這出好戲,臺下自然要有觀眾。 一想到這兒,朱棣臉上就露出了詭異笑容。 恰在此時,一小宦官入內稟報道:“皇上,漢王殿下求見。” 朱棣揚了揚眉毛,感到有些詫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