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年,我剛來囤鯨市讀研究生, 因為學校離蒲江不遠,所以經常會到濱江慢跑, 目光看向蒲江對面沒來由去的生出想要看遍它的模樣, 所以那一年的10月底我剛從長沙開完本領域一個全國學術會議, 在家呆著沒事,心里也閑不下來,在家悶了一早上,就坐七號線到后灘公園, 自從那次去了以后,就對這片森林一樣的遼闊的濱河綠地晴有獨鐘, 我還記得第一次來這個地方,它還幾乎沒有怎么被開發過,斑駁的地面上掉了好多紫色的小果子,上面還落了好幾層樹葉,枯黃、帶綠的,踩在上面脆響的, 我就覺得它就是一片深山老林,當時人少的,我逛了半天好像只見到兩個人。 3月底周六的這一天下午,天空陰沉了一整天,溫度還只有8度左右,剛出地鐵站,風吹的稍微大一些,我就看到魏婧已經冷的在抱怨說:“真應該把那件最厚的也傳過來。” 此刻,天色已經暗淡了一些, 和馬路邊稀疏的樹木和車流一樣,讓走在這兒的人很容易就感受到這里是一片荒僻的地方。 冷風帶來了遠處大樓工地的水泥味, 相比于幾個月前開始頻繁的到這個地方開始,已經淡了很多。 當我和魏婧在大馬路邊走了幾十米拐向左側灘邊的方向,又往更里的前方走了一會兒,前方的人群仿佛是在一瞬間多了, 這種感覺有點像從街邊的小巷走到了繁華熱鬧的中心街區, 這一道鐵柵欄開著的門里正有結伴同行的三女一男迎面走了出來, 她們每個人都穿著夏天的短衫和背心, 這幾個人長的樣子就是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就有點像是和夕方小國的混血兒,個子挺高的,臉都要瘦削一些。 等走在鐵柵欄里,真的就好像是來到了一片新世界, 擦.身而過的是一叢十幾個自行車隊, 全部都是清一色的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子和姑娘們, 當這股青春的氣息從身旁掠過, 魏婧停留在那邊看向那群人的背影,寥寥幾秒, 忽然間就被身邊的人往好多向日葵模樣的澄江色花群邊拉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