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蔣瓛知道這件事,做得很讓陛下滿意。 畢竟一天之內(nèi),把該捉的人全部捉了,顯示出他們錦衣衛(wèi)的效率,能有多高就有多高。 他沾沾自喜地,就這樣退下去。 “雷綱,你去告訴報社。” “把背后有人帶動的證據(jù),明天刊登頭版頭條,告訴給整個應天府的百姓知道,具體發(fā)生了什么。” 朱炫說道。 這件事既然處理好了,還是要公布出去,也好挽回自己的部分名聲。 “是!” 雷綱應聲道。 亂哄哄的一場鬧劇,便如此落下帷幕。 大明讀書人和同化讀書人的沖突,也處理得差不多了。 這個問題,早晚會出現(xiàn)。 現(xiàn)在提前出現(xiàn)了,正好給朱炫一個解決的機會,貌似還不錯。 —— 次日。 朱炫正常地召開早朝,他變得和朱元璋一樣勤快,每天早朝成為常態(tài),這種開會,很影響工作,但又是處理政務的一個正常流程。 如果不勤開會,還會被言官說懶了,荒廢政務,不理朝政。 今天的會議,看不到胡廣,應該是回去好好思考那些問題,朱炫說過要給他放假,就是真的放假,不用他再來了。 “陛下!” 張紞第一個上前,他繼續(xù)匯報科舉的工作,以及評卷的事務。 這些昨天匯報過一遍,今天再匯報,自然是給滿朝大臣聽的,他們自然也有資格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等到張紞匯報結(jié)束,朱炫讓他退一邊,繼續(xù)開會商量其他事情。 可能是胡廣不在,又或者看到已成定局,今天的早朝,再也沒有人提起讀書人的事情。 發(fā)展到了這一步,差不多翻篇了。 那些被取消功名,但又沒有尋死的讀書人,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離開京城,畢竟繼續(xù)留下來,每天都得花錢。 倒不如回去種地,或者想個辦法經(jīng)商,也好過留在這里浪費時間浪費錢。 等到早朝結(jié)束,朱炫讓人從外面,帶一份報紙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