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應天府這是要做什么?居然不幫我們大明讀書人,反過來幫外來者,他們……他們是不是要反了?”
“那些外來者,也打人了,憑什么要放了?”
“我們不服,我們要抗議。”
“去找我們同鄉(xiāng)的,在朝為官的大人,他一定能幫我們大明讀書人討個公道。”
“沒錯,我們去找他們!”
……
得到了這個消息后,讀書人這個群體,頓時炸裂了。
他們完全不明白,應天府為何要把那些同化讀書人放了,但在他們看來,鄺埜說不定是要謀反。
居然放了外人,繼續(xù)禁錮自己人,不是謀反又是什么?
只有鄺埜心里苦,但又說不出來,這是他想的嗎?他肯定不想,都是陛下的命令啊!
其他的讀書人,紛紛去找那些,在金陵當官的同鄉(xiāng)。
也有那些被捉了的讀書人,有同鄉(xiāng)在金陵的,那些同鄉(xiāng),也去找同鄉(xiāng),一起反對應天府這一做法,必須要維持他們大明讀書人的利益。
于是乎,原本努力備考的讀書人,此時紛紛離開住處,也不準備復習了,去找那些官員幫忙,無論如何也要維持他們大明讀書人的利益,不能讓外面來的讀書人把他們壓下去。
讀書人這個群體,就是這樣奇怪。
要說他們自私自利,但在特定的時候,又能做到很團結,但這個團結,主要也是為了他們的特定利益。
比如現(xiàn)在的特定利益,就是大明讀書人,和外來者之間的沖突。
本來朱炫是不打算,讓同化讀書人,瓜分了大明讀書人的蛋糕,但因為一個嘲諷產(chǎn)生的沖突,成了導火線。
如果大明讀書人沒辦法處理好這件事,等于是把他們的名聲、名譽和地位,按在地上摩擦,人爭一口氣,說的便是如此了。
他們要爭取這口氣,不能讓那些外來者,有可以壓在他們頭上的機會。
爭取的想法,又是異常強烈。
朝中那些和讀書人相熟的官員,或者是大家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就算不是同一個地方,也有讀書人攔下他們的馬車、轎子等,請求他們一定要幫大明的讀書人討個公道。
所有大明讀書人,都是一個共同的利益群體。
也有部分大明的官員,本來就瞧不起那些同化讀書人,要維持大明朝堂純正的,以及讀死書,特別死板,頑固不化等的官員,就算沒有人去找他們,也準備反抗,找應天府要個說法,找陛下要個說法。
“大人,外面來的人,又多了。”
應天府的師爺再一次跑進來,現(xiàn)在汗流浹背,有些不知道怎么辦,又道:“他們都要求,讓大人放人,我們怎么辦?”
“就說……我不在!”
鄺埜也想放人,但他想就能放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