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炫的奏章,送到了應天。 經過內閣后,很快來到朱元璋手里。 胡廣他們摸清楚一個規律,只要是關于朱炫的奏章,盡快送去給朱元璋,等到朱元璋龍顏大悅的時候,今天的工作可以輕松一點,不過這一份災情奏章,寫得比較嚴重,他們猶豫了下,還是送過去了。 盡管災情已經被朱炫壓下,但事態還是挺嚴重,應該第一時間讓陛下知道。 看到順德的官員,和當地豪紳勾結,貪了賑災糧,欺壓百姓的時候,朱元璋怒火大盛,把桌面的茶具都砸了一遍。 砸完了,云奇還得小心翼翼地收起來,讓人再送一套茶具過來。 胡廣站在朱元璋面前,面對怒火沖天的陛下,盡管這怒火不是發在自己身上,但在皇帝的威嚴之下,還是瑟瑟發抖。 老皇帝盡管老了,他身上的威嚴還是很凌厲,壓得住群臣,以前殺得人頭滾滾,把他們當官的都嚇怕了。 看到朱炫如何賑災,怎樣把那些貪官和豪紳全部殺了的時候,朱元璋的心情這才好轉,隨后大笑一聲道:“乖孫做得很好,那些貪官該死,不過還是不夠狠,殺的人不夠多,無法震懾當地。” “這還不夠狠?” 胡廣心里在想,如果下一個皇帝是小皇孫,也和陛下那樣狠,他們這些當官的,還有好日子過嗎? 好不容易熬走了老朱皇帝,馬上又迎來一個被朱元璋帶大的,同樣狠的小朱皇帝。 當官真的太難了! “沒想到一個小縣城的官員,也敢如此目無皇法。” 朱元璋冷哼一聲,又道:“是否咱做得還不夠好?” 胡廣回應道:“回陛下,不是陛下做得不夠好,而是大明太大了!很多偏遠地區,那里的官員認為陛下管不過來,無論做什么都不會有人知道,他們就敢做得很放肆。” “你覺得,咱應該怎么辦?” 朱元璋又問。 這個問題,讓胡廣為難了。 安靜了好一會,胡廣說道:“可以增加地方監察的官員,但這樣做,得新增很多官員,增加朝廷的支出,另外分派去當地的官員,也不能保證一定是好官,所以……” 他提了這個建議,卻又完善不了。 這個建議,在古代很常見。 但是如果計劃可行,歷朝歷代就不會有那么多貪官。 在朝廷中樞的是大貪,但偏遠地方的是小貪。 一般情況下,那些小貪對百姓的影響更大。 他們接觸的首先是百姓,會欺下媚上。 對下層百姓,不斷欺壓,再把欺壓得到的利益,獻給上層的大貪,當官的官官相護。 就算錦衣衛,也難以做到胡廣說的那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