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沒有朱炫的帶領,他們還做不到那么多,也沒有如此機會。 特別是伍永豐,如果沒有朱炫,早就破產了。 在廣州的產業,一切順利。 朱炫回來要處理的事情不多,簡單地和他們聊了聊,就離開貿易港,回到府邸的時候,正好郭澤來了,就把他喊過來,順便了解工廠的情況。 工廠那邊,同樣正常運行。 煉鋼的工作,也沒有停下。 紡織廠的布匹,也在不斷生產,為下一次出海貿易做準備。 緬國、暹羅等小國,現在很配合,他們把煤礦、鐵礦等都送到木邦,沒有鬧出什么特別的事端。 “我們又有兩艘大船完工了,暫時停靠在安南工廠,另外還有兩艘大船,正在建造中,估計下半年可以完工。” “步槍等武器,我們也在改良。” “射程和威力比以前好了,后坐力更小,火炮等也如此。” “陛下最關心的火車問題,我們也有了新的進展。” 郭澤匯報著情況。 聽到火車有了進展,朱炫馬上問道:“進展得如何了?” 郭澤說道:“駙馬都尉在安南找了一個平坦的地方,修筑了一條差不多五里的鐵路,做出來的火車,可以正常在上面行走,能控制快慢。根據技術人員的描述,基本具備制造鐵路的條件,但還有一個難點。” 鐵路基本能制造,這是朱炫回來番禺,得到最好的消息。 在研發上投入那么多資金,全部沒有浪費。 朱炫問道:“難在何處?” “難在數據缺乏。” 郭澤如實匯報道:“在平坦的平原修筑鐵路,問題不是很大,我們的錢也足夠修筑,但是鐵路不可能一直遇到平坦的道路,還要遇到山路、江河等。怎么在山地建鐵路,如何在跨江的時候,建造牢固的大橋等,這些數據都沒有,需要實地考察再計算。” 不僅沒有數據,還完全沒有先例。 目前可以怎么做,全靠他們自己摸索,其實難點還有很多,不僅僅是數據。 朱炫說道:“把火車的技術人員調來廣州,讓他們在廣州建造第一條真正的鐵路,實地考察等,也在廣州附近開始,所有的數據都要保存好……” 郭澤一邊聽,一邊記錄。 他也能看出來,火車絕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東西之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