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炫發現,二十叔的某些想法,還是有局限性。 比如現在,只能想到,大量賣出去,大量地賺錢,忽略了后續的發展。 “物以稀為貴。” 朱炫說道:“在番禺的時候,我就發現,如果我們大明的瓷器絲綢,數量少了,在海外的價格就更高。我們前期出售的數量,不能太多,不僅數量要控制,還可以用預約、搶購等的方式出售,才能賣更高的價格,把價格定在高位。” 朱松琢磨了一下,不難發現這種方法的奧妙之處。 物以稀為貴,在稀少的時候,不僅可以合理地把價格提高,還能固定奢侈品的地位。 “小允炫不去經商,就是浪費了大好的頭腦。” 朱松羨慕地說道。 朱炫說道:“經商沒意思,我想要的是掌權。” 聽著此話,朱松就覺得,小侄子對皇太孫的位置,志在必得。 可憐那兩個大侄子,肯定爭不過聰明伶俐的小侄子。 不過這些對他來說不重要,以后跟著小侄子混就夠了。 “另外,我們還需要圈定消費群體。” 朱炫說道:“我對這些東西的定位,是整個大明,最高端的珠寶首飾和化妝品,定位不是普通百姓,我們不坑窮人的錢,只坑有錢人,第一個群體,就是京中勛貴,或者官員的夫人。” 朱松點頭道:“這個我明白。” 剛才朱炫也說了,首先在勛貴的圈子里傳開。 只要朝中的貴婦,都在用這些東西,地位這就上去了,把其他的脂粉等,全部打壓下去。 朱炫繼續說道:“第一個群體,就是這個,然后把目標群體下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齊桓公好紫服,齊國城內,皆是紫色,說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拋出的這些典故,朱松都讀過,可以理解,問:“小允炫是說,如果朝中貴婦,都在用這種高端的東西,那么其他有錢的婦人,比如商賈、地主等家里的婦人,一定會效仿,我們趁機下沉目標群體?” “沒錯!” 朱炫點頭道:“有錢人的錢,不賺白不賺,不放過任何一個有錢人,是我們的目標。另外就是那些婦人當中,也有攀比的心思,比如二十嬸有了化妝品,變漂亮了,讓二十一嬸看到,肯定羨慕嫉妒,更渴望想得到,把二十嬸比下去。” 一旦有了攀比,她們就會瘋狂購買。 銷量就這樣來了。 朱炫的定位,是高端,是奢侈。 奢侈品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化妝品和飾品,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能買到手,就有面子,有身份。 攀比就這樣,被帶動起來。 朱松再琢磨一下,對朱炫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小侄子年紀小小,就能想出那么多,經商的大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