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八股取士,也是儒學的一部分,更是被朱炫批判得一無是處。 “孫兒認為,要放棄八股取士。” “其實可以把六藝,和科舉一起考,不要求全部精通,但對于射御,必須會其一,禮樂書數,也要學會其一,朝中官員,要求盡量做到文武雙全。” “當然了,一些年紀大的考生,在射御方面,要求可以適當降低一些。” “另外新增一科時政,考的是考生對于某些時政問題,或者朝政舉措的見解,還有寫出如何做,不能用八股文的方式作答,這樣可以判斷考生是否有治國理政的能力。” “孫兒還有一個想法,再增設一種雜科。” 朱炫其實還猶豫,這個想法該不該提出。 因為雜科的想法,會和朱元璋制定的戶籍制度沖突。 “什么雜科?” 朱元璋問。 朱炫答道:“雜科,就是醫術、匠術、農業等,一些民間的奇技淫巧,皇爺爺設立了嚴格的戶籍制度,能約束天下百姓,把他們固定在一個地方,讓他們不能亂跑,而孫兒提出的這個,就是和皇爺爺相反。” 朱元璋沒有生氣。 朱炫的想法有時候是比較叛逆,但認真下去,還是有大道理,他問道:“乖孫為什么會這么想?” 朱炫解釋道:“孫兒覺得,雜科也是格物致知的一部分,就拿匠術來說,工廠里的工匠通過格物,造出了槍炮。” “奇技淫巧,其實也是大明發展的一部分,我們大明和前朝相比,甚至和唐宋等對比,很多方面的技術,進步都很大,唐宋時期連火銃都沒有,更別說槍了。” “很多技術,還包括農業,都會隨著時間的進步而進步。” “但是,單純地依靠時間推移的進步,其實很慢的,不如主動推動進步。” “鼓勵這些技術的發展,就是主動進步,能把我們大明,變得更好,更繁榮,也可以更強大。” 說到了這里,朱炫把這個想法,正式說出來,道:“把這個雜科,列入為科舉的一部分,考核過后,如果成績優異,可以根據他們的技術類型,分派去六部,主動地推動進步。” 這些已經超出了,明朝的人,能理解的范圍。 朱炫說完后,直接保持安靜。 等皇爺爺的意見。 如果沒有朱炫的工廠,沒看過那些格物致知的文章等,朱元璋確實很難接受。 但是有了工廠的成績打底,朱元璋接受這些言論,相對容易很多,尋思許久,覺得朱炫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