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怎么格物,怎么窮理,沒有說明白。 導致方孝孺他們讀書人,也只知道格物窮理,而得不到真正的方法.論,最后什么也格不出來,卻又以為,自己已經有所收獲。 方孝孺張了張嘴,本想回答朱炫這個問題。 可是話到嘴邊,他又說不出來。 因為不知道怎么回答。 方孝孺發現,自己被朱炫問到了。 作為大本堂的先生,還是有名的大儒,竟然被一個七歲孩子,問得答不出來,方孝孺愣了好一會,因為朱子真的沒有把格物窮理的方法傳下來。 他們后來的讀書人,對這些算是完全不懂。 所有皇子皇孫,看到這里也是驚訝的。 先生好像,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朱松和朱炫對視了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神里的茫然。 “圣人的言論,是留給后人領悟,只是我們后來人,至今還領悟不到格物窮理。” 方孝孺只能這么說。 除了這樣,他想不出其他解釋。 后人都領悟不了,并非后人不行,而是朱子之后的讀書人,只盯著格物窮理四個字去領悟。 朱炫說道:“格物,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在于推測事物的原理,了解其本質,找到其規律,并且在這過程中,糾正人的行為,能讓人的思想,達到某種程度的升華,還可以治國和平天下。” 方孝孺聽完了朱炫的話,腦海里思考片刻,反駁道:“按照殿下的意思,天下讀書人,都不用讀書,不需要明理,只能去格物,找出殿下所說的規律,思想就能升華了?這樣也能治國平天下?” 他對此,是很不屑的。 倒也想看看,朱炫怎么解釋。 方孝孺覺得朱炫還是很有潛力的,想法也很多,聰明伶俐,能領悟出那么多歪理。 只是走上了歪路,所想的道理,全部是歪理。 只要能幫朱炫糾正過來,方孝孺有信心,能培養出一個,更好的學生來。 面對質問,朱炫沒有生氣,拿起放在書桌上的紙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