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炫沒有拒絕,爽快地答應道:“二十叔對侄兒那么好,當然沒問題,只是前期需要投入很多錢,我的錢幾乎都投進去了。” “沒事,你二十叔什么都不多,就是錢多,除了錢,還需要什么?” “煤礦、鐵礦,還有石墨……” 朱炫把最需要的東西,簡單地列舉幾個。 朱松:“……” 他發現自己除了煤和鐵,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今天漲知識了! 既然決定了要入股,朱松也不含糊,他們直接回去簽合同,再投錢進去作為研發經費,先把那個大壩和發電機做好,再去煉鋼。 不過做發電機的同時,他們又安排人去開挖天然磁鐵礦,得到足夠的磁鐵,再做銅絲,制造線圈等等。 朱炫干脆讓侯顯常駐工廠,沒啥事都不需要回來。 宮里面,還有宮女伺候。 工廠里的工作,有序地進行,但是很燒錢,朱炫只能把自己賣書的收益,全部投入到工廠里,所幸的是吳貞又發掘了兩本爆款的新書。 收入和支出,暫時處在平衡,不至于沒錢研究。 為了把物理和化學發揚光大,朱炫還讓侯顯,找了一些比較聰明的學生,把知識傳授下去,教給更多的人,一起做研究。 就在朱松入股的第三天,水壩正式開始動工…… —— 時間來到十二月底。 應天終于下雪。 水壩建造成功后,朱炫去看過一次,發電機的技術,還在調試,大壩暫時還沒有啟用,接下來怎么做,就交給侯顯他們折騰了。 朱元璋在歲末,終于空閑下來。 朝中官員,也準備沐休,回家過年,皇宮里面,一片熱鬧的景象,甚是喜慶。 今年雖然發生了呂氏的不愉快事件,錦衣衛一直追查不到線索,但朱元璋暫時放下這些,按照慣例在御花園,舉行一個家宴。 因為稅務和鹽務的改革,還有大明書屋賺到錢了,朱元璋現在也更有錢了。 今年的家宴做得很盛大,所用的食材,要多名貴,就有多名貴,在那些皇子皇孫的印象中,老朱已經很久沒這樣奢侈過了。 傍晚時分,家宴正式開始。 朱元璋拉住朱炫的小手,來到御花園,其他的皇子皇孫,早已經在等候,見狀紛紛起來行禮。 “拜見父皇。” “拜見皇爺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