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14年1月下旬 這時候,崇禎皇帝講話道:“兩位愛卿的話言之有理,周愛卿的確是可造之材,但需要磨練;周愛卿,你再分析一下河南城池防守情況吧。” 周鉉拱手道:“回皇上,楊大人忽視了對大城的防守,導(dǎo)致流寇攻城容易多了。 為了圍剿流寇,楊大人把朝廷主力以及一些城池的精銳官軍集中起來,跟在流寇后面圍剿。 表面上是流寇狼狽不堪,實則正中流寇的計。 這流寇有好幾支,每只流寇的活動地盤和方向又不一樣。 追這一支,那另外一支或幾支就會集中打大城。 開封、洛陽、襄陽大城因為一些主力官軍被楊大人抽走,剩余官軍老弱病殘;再加上平日訓(xùn)練松懈,縱然城池固若金湯,也很有可能被官軍攻破?!? 周鉉又停了一會,掃了掃四周。 崇禎正在皺眉思考,范復(fù)粹有些點頭,陳新甲很生氣,其他人則很漠視。 周鉉接著說道:“兵部和朝中官員對流寇情況有嚴(yán)重的誤判,導(dǎo)致一系列漏洞。 自崇禎三年開始,河南,甚至湖廣一些地方長期被流寇掠奪,錢財和糧草很少。 只有開封、洛陽、襄陽等這樣的大城才可能有充足的錢財和糧草。 流寇如果想維持一支精銳的部隊,規(guī)模又比較大,同時還能把流民和饑餓的農(nóng)民鼓動起來,沒有錢財和糧草能夠行嗎? 所以,流寇只要有機(jī)會,肯定會集中兵力,付出一切代價去攻打洛陽、襄陽和開封這樣的大城。 這樣成功之后,既可以獲得錢財糧草去養(yǎng)更多流寇,同時還能對朝廷產(chǎn)生威懾,更能吸引更多的農(nóng)民加入流寇。 流寇已經(jīng)被饑寒交迫逼得無路可走,不打大城池是根本沒希望活下來; 這可不像在下、或者朝中一些大臣一樣,可以錦衣玉食、衣食無憂的在溫暖房子里生活著。 總體來看:楊大人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wǎng)’想法很好,但卻是紙上談兵,他用漂亮的話語欺騙了皇上?!? 朝堂上的氣氛馬上緊張起來; 畢竟,周鉉是在有根有據(jù)地抨擊一名內(nèi)閣成員。 周鑒最后拱手道:“皇上,恕臣大膽預(yù)測:正因為前面的原因,最多3月底之前,襄陽會失守,而開封有一定的危險。 楊嗣昌大人最后會羞愧而死,以報答皇上知遇之恩!” 聽完周鉉這一番話,眾官員大吃一驚,紛紛焦躁不安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