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扶月山的客卿們各自在山后有著居住之所,除了月來睡在山門前,當晚都是在山中歇息。 因為林月邀請他們后天開始,為臨月書院的武學路子提提建議,最好是一起梳理出一條武學路徑??颓鋫冊尞愔?,各自回房思量,自己的東西到底該拿多少出來。 再就是外門弟子,他讓顧清姈立馬就安排,顧清姈從他說了這個決定時,心中就有了具體的安置方式,其實用不著他多說。 而林月則是借著酒勁大睡了一晚,到次日天亮,方才起床,看過自家依舊昏迷的先生后,走向臨海的大斷崖前,盤腿坐定。 心丹小天地的用處,除了使其心境開闊穩固之外,暫時沒能發現其他的。今日他要把心思放在小天地上。 一身書院白袍的年輕人,入定比起以往容易得多,只要他愿意,閉上眼睛之后,意識就只會剩下心丹小天地的道意。 成為道意之后,他有著一方天地演化的歷史經驗,能隨時出現在小天地的任何一處,洞悉其內的一草一木,細致入微,又可俯瞰整個天地。 他想把這些運用到自身武學上,試驗的方法,當然是在小天地內修行。 心丹內,一處起伏丘陵盡頭的山上,林月意識化出身形,低頭看著連綿綠意盎然的山丘。 他一步跨出,出現在方才眼下的一處樹林邊。微風習習,一側林中樹葉簌簌作響,一側茅草彎腰,似層浪。 背對著樹林盤腿坐下后,他嘗試吸收靈氣,以讀書人的《正氣訣》。 一股股細微的力量從全身迸發,他知道這是靈氣的流轉。 身體各處靈氣逐漸充盈,他感覺自己像是被浸泡在溫暖的水中。 小天地內動靜不小,其周圍以他為中心出現一個漩渦,越來越大,最后連接著匯集的白色層云。 在此時他才覺得這具意識化成的身體,成了一個真實的人,吸收靈氣的同時,似乎在塑造著肉身。 身體變得沉重起來,骨骼血肉生長,填充軀體。 在肉身構成的一瞬間,他察覺到修為的存在,而這具肉身的修為還未入境,也失去了對這方天地的掌控,或者說不再是道意了。 小天地在這一瞬間似失去了主心骨,晃動不安,之前那股無形的力量再次出現,但這次沒有去強行撕扯他的意識,而是隨著靈氣為其增加修為,把整個天地的力量都往他身上塞去,肉身境界快速增長。 到最后,竟然直接有著至少虛境的修為,可再次化作意識,成為道意,小天地這才沉靜下來。 林月緩緩睜開眼睛,看著眼前清風草浪,怔怔出神。好大一會兒,他才吐出一口濁氣。 “竟然還有更為細致的境界劃分……”他自言自語道。 說罷,他衣袍一揮,眼下的草地驟然褪去,露出一塊光禿禿的土,然后其右手作執筆狀,身后樹林中飛來一截枯樹枝,準確地落在手里。 林月一邊開口念著,一邊以枯枝作筆,在地面書寫。 “一境,始境,洞察之始,始于自身。” 此句寫完,他又在后面寫了“煉體”兩個字。 “二境,半境,探究之始,觀想自身,探究天地?!? 他在后面寫了“煉氣”兩個字。 “三境,入境,覺察天地根本,起心御氣;修心成形?!? “四境,御境,掌控之始,御氣成形;心境為池?!? “五境,實境,煉氣化實;心境為湖?!? “六境,虛境,煉形返虛;心境為溪?!? “七境,結境,煉神為實;心境為河。” “八境,化境,形神化虛;心境為海?!? “九境,道境,化虛成道;心境為天地?!? 一口氣寫完之后,林月執筆沉思,片刻之后,他在方才所寫的內容旁,又寫下,初、中、后,三字。隨后,再次低眉思量起來,一邊自言自語。 “九洲之所以分成許多不同的武學宗門,是因為在此基礎上的靈氣運用不盡相同,比如讀書人,將靈氣煉化成正氣,通過正氣,可以釋放文字之力,法天象地等等,再比如和家,以靈氣相反亦相成的理論,可溝通天地,可聚形,收放自如……” 他提筆寫下一句:“人在物之中,又可在物之上下,以天地為基,創繁盛之舉?!? 寫完之后,覺得“人”字不妥,伸手擦掉,寫成“生靈”二字。 “繁盛解釋為……靈氣的多種運用……如何得以運用?修行中定下的規矩!” “哈哈哈……” 他突然起身大笑起來,疾風驟起,白袍青絲擺動,草木聲響大做,似在應和。 此番道理通暢,勝過一切快意! 第(1/3)頁